读《我们仨》有感

开元物业沪嘉甬区域 2017-10-24 10:18

徐陆冰(开元物业上海区域)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的《我们仨》,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他们仨无论暴风还是骤雨,都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散在字里行间,令我动容。

文章第一部分是以杨先生的一个梦境拉开帷幕.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梦,而是一个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 “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往日的欢乐回忆更显今日孤独寂寥。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肝肠寸断。

“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刻骨铭心的痛,与日剧增,但先生仍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决不会因为生命的消失而改变。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她为了爱情甘愿屈居并付出,用智慧和大爱精心营造着家编织着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

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