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电影的那些事儿

开元物业在台州 2018-06-25 15:21

有时会感觉,如今的孩子也是蛮幸运的。单就看电影来说,现在的影院,设备和环境都是一流的,高科技影片更是令人身临其境,一盒爆米花、一瓶可乐,电影院里的美妙时光,令人沉醉。现在影院的多元化,购票的多渠道,任何大片的上演,不再是一票难求。从什么时间起,看电影已经是一件多么从容轻松的事情。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少而又少,那时各家比较普遍的也就是收音机。我还记得七十年代,邻居家里的一台九寸黑白电视机吸引了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每到晚上,孩子们争先恐后挤在邻家的窗口上,紧盯着那个小小的屏幕。那种深度的陶醉感与幸福感,在以后的岁月里很少有过。那个年代,娱乐方式的缺乏,去电影院看电影,对孩子们来说,自然是一件令人多么高兴的事情。当年,青岛的影院寥寥无几。中山路上有两家,“红星”和“中国”电影院。电影票也很难买到。小时候,家里请的提琴老师是中国电影院的放片师傅,我们家自然是近水楼台,不仅有票,而且是最好的位置。

我记得,当时父亲是很少跟我们一起去看电影的。可能那时也没有多少影片可看。八个样板戏轮流上映,再就是《地雷战》《地道战》几部影片翻来覆去的看。童年时代,看过的第一部外国片子,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虽说电影情节几乎记不住了,但当时去看这部影片时的情景却记忆犹新。我还记得那天是全家人一起去的,父亲母亲姐姐都在。电影好像是黑白片,情节似乎没怎么看懂。不过,家人一起看电影的那种感觉,对我来说,却有着一种过年穿新衣的幸福感。

七十年代末期,突然就有了很多影片。《小花》、《泪痕》、《生活的颤音》、《啊,摇篮》、《瞧这一家子》等等,也有了很多外国片子可以看。外国片子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日本影片《追捕》。影片中,杜丘、真由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那句台词““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唐塔不是跳下去了?你也跳下去。”的台词,都成了我们这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八十年代,更多的影片涌出。还记得,为了去看法国影片《虎口脱险》,那天的考试,我跟同桌提前交了试卷。在老师诧异的眼光中,我们匆匆奔出了教室。坐在影院里,在影片主人公幽默的对白中开怀大笑,全然忘记刚刚还在考场中。我还记得,那时有了晚上的连场电影,一个晚上,连续放几部影片,差不多就看到了天亮。这种电影都是在周末放映,基本上,看第一部时比较清醒,第二部就开始有些犯困,但还能坚持。从第三部以后,就在迷糊或沉睡中度过了。虽说看连场电影比较辛苦,但却乐此不倦。周末若是有这种电影放映,必去。

时过境迁,世事变幻。那个年代看电影的那些事儿,存留下来的是一段经历、一种渴望、一份愉悦,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孩子永远不会消失的记忆,或许也是一种怀旧的情结。其实,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不管是在简陋还是在豪华的影院里, 有些感受之于我们却是同样的。电影院里的黑暗时光,我们与过往的光影相遇,与未知的空间对接,电影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穿越荧屏抚慰着我们的灵魂,折射着我们的人生。唯有用心体会,才会有所收获。

电影所给与我们的这些东西,是时间与时代无法更改的。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