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之个人感想

2014-07-25 12:58

2014年7月16日下午在东和时代观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极,感受着那种从无到有的,并从有到无的有无相生规律。

一进屋内,就是悠远宁静的音乐,听着能让人平静下心来,陈大师坐在仿古实木茶桌面前摆弄着茶具,看到我们进去,让我们坐在桌前的木墩前面,分别给我们倒了一杯红茶。房间是一半分开的,旁边就是太极道场,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太极本就是一项既能养生又不占据空间的健康运动。有三个年级不大的青少年在练习太极,看着他们意气风发的面庞,打着老气横生的太极,总是看着就想笑出声,毕竟在我印象中,太极是那些老爷爷,老奶奶在广场上慢悠悠的挥着架势。后来听陈大师介绍才知道,太极最好的时候就是从小开始,在太极拳养生的习练过程中,只有结合意气,才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逐步畅通气和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的阴阳保持平衡。练习太极拳,不仅要练习拳势,更要明其理。

后来又进来一个二十来几的女子,听着她称呼陈大师为师傅,她替代了陈大师的位置给我们泡茶,依旧是红茶,只因它是陈大师的挚爱。看着三个青少年打着太极,我们都有点跃跃欲试的情绪,陈大师看出了我们的意图,他决定亲自教我们太极起势的练法。起势是太极拳由无极到太极的开始。起势中的要领将贯串于整套太极拳之中。一个太极拳起势,可以说“已尽含太极精蕴”。由起势入手,通过渐修顿悟,掌握其窍要,再由此切入,即可进入太极拳殿堂。可惜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对它不够重视,以至于苦练一生还没入门。太极拳起势要从用意不用力入手。

陈大师告诉我们,初练时,不要想过多要领,每次只想一个要领,练熟形成自然后,再想下一个。头颈应正直松竖,下略向后收,意寓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然后开始做动作,这时思想要集中在动作上,同时屈膝下蹲,微蹲。两臂缓慢向前轻轻抬起,与肩同高,肘心稍微向下弯曲。两臂与肩平后,由吸气转为呼气。我们闭上双眼,感受那无形中的一片宁静。或许是许久不运动的原因,双腿开始发颤,努力的调整着呼吸。

在陈大师一声“可以了”之后,顿时整个人都软下来了,甩甩双臂,踢踢脚,才能纾解身体的紧绷状态。回到木墩前,与陈大师和另一位教太极的师傅闲聊,可说是受益匪浅,太极是中华之国粹,可是现在太多的青少年忽视了他。太极不仅可以养生,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而且也能修养脾性。

钱龙大厦客服部沈桂儿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