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进电梯是物业缺位?
老旧小区的高层塔楼,早晚高峰等电梯三大怕:大狗,搬家装修的,以及电瓶车。本来电梯少、户数多,电梯吱吱呀呀每层必停,开门的瞬间,门外上班几近迟到立志这次一定要挤上电梯的人发现电梯内有庞然电瓶车一夫当关,无奈再次放弃;而门内的人,看看眼皮底下的车,再看看反复开关的电梯门,一脸忍耐。
电瓶车引发的爱恨,在苏州湖滨花园小区达到高潮。这两天,小区物业在电梯内加装了栏杆,栏杆离地约40厘米,横穿轿厢,将电梯分割为大约1:3的比例。成年人能跨过栏杆,正常乘梯,而电瓶车,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搭上电梯了。原始报道的措辞是“发生了这么一件奇葩事:原本好端端的电梯里被安上了栏杆”,这位立场分明的编辑,想必也是电瓶车主。
不出意外,评论里泾渭分明。支持电瓶车上楼者,不外两个理由,一防偷,二方便充电。反对者的理由则有三,公德、公德和公德——不过度占用电梯资源的公德,不侵占楼道的公德,不在室内充电造成火灾隐患的公德。
据我国现行标准,电梯类型分为六类,其中乘客电梯额定载重量一般为450公斤到630公斤,在电梯的设计要求和制造上,没有将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纳入考虑。除了超载隐患,电瓶车客观上延长乘客等待时间、增加电梯运行次数,加上进出时电瓶车对电梯四壁难免的撞击,反对电瓶车进电梯者,大都出于对电梯运行安全的关注。包括郑州在内的一些城市,甚至专门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乘客不能携带含电动自行车在内的自行车乘坐电梯”。
飞沙走泥的电瓶车,推出电梯后,少有几辆会被推进客厅。电瓶车主想必也能看出车停楼道的不妥之处,但紧接着就是下面的义愤之问:不让我的车上楼,我的车被偷了算谁的?我上哪儿充电去?不是我缺德,是物业逼得我。
可是,物业不作为,是把业主逼得集体抗议、投诉乃至以拒缴物业费敦促其整改,还是把业主逼得公德心出窍、变成自知不太高尚的人,全在自己的选择。对付不称职的物业,唯有比它更流氓吗?明明还有温和而正当的方式。
与物业的斗争,一定旷日持久、耗神耗力,可是,每一次推电瓶车进电梯,身边无数锐利眼神的审判,自己明明内心知错表面却必须做有理状的虚弱,这些难道不是更大的折磨、更粗暴的消耗?物业对自己没要求,难道住户也因此放弃自己的底线吗?
在电梯中时不时遇见电瓶车的间隙,我们也总能看到三两沉默男女,手拎从电瓶车上卸下的值钱的部分——电瓶,这是问题解决前的权宜之计,辛苦而坦荡。电梯里的电瓶车主们往往混淆了因果。放纵恶意出笼的,并非物业的缺位,而是人的自我约束和追求。(记者沈静文)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64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63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473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298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07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317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67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1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39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