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服务发展初探

中国物业管理 2012-10-01 08:00

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显著区别在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的应用。

普遍认同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为:“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那么,截止目前,又有哪些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可以为我们所用?

银行业服务方式的改变及借鉴

我们不妨以大家熟悉的银行业为参照。

以往,人们去银行办理常规的存取款业务,一般都要在服务窗口排队办理,效率非常低,银行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较大;之后,是银行运用有线网络技术设置柜员机进行分流处理;现在,人们办理银行业务时,可以运用手机、移动POS机、PC机随时随地进行远程办理。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服务方式的改变。

另外,银行从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衍生出诸多新兴业务,如投行、理财、资金托管、信用卡、理财顾问等等。这就是银行业新业态的改变。

就此我们不难看出,服务现代化使得传统银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并形成了新的利润来源。

云时代升华了互联网带来的商业化冲动,拓展了社会商业形态的发展空间,而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强大的新技术以及共享化的基础设施。

物业管理的新技术

我们面临林林种种的新技术,如何选用是首先面对的问题。因此,在选用新技术时,我们应先确立一些基本原则,以避免掉入繁杂的技术化陷阱。

根据物业服务业的特点以及当前物业服务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长城物业初步归纳出如下五项新技术选用原则:

1.是否能提振员工士气?

2.是否能提升顾客满意度?

3.是否能降低物业服务成本?

4.是否能提高物业收费率?

5.是否有利于扩展收入来源?

目前,物业管理可以应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云技术、移动技术、定位技术、条形码技术、节能技术等等。

物业管理的新业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或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市场融合日趋显现。诸多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及核心资源不断拓展商业空间,并由此带动跨行业的相互融合。无论是商品销售还是服务提供,均呈现出一体化整合趋势。因此,企业应利用所有可能的商业机会进行多级化发展。

在今天,消费重点从“产品”、“服务”向“体验”转移。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但消费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体验”的重要性。所以说,消费者不再是简单的购买商品或消费服务,而是更加渴望获得愉悦的消费体验。

因此,未来的竞争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换句话说。未来的竞争也是合作共赢商业意识的竞争!是商业要素整合能力的竞争!

我们不妨对国内几家物业服务企业正在探索的路子做一些思考,从中或可说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万科物业借用机器人建立第五食堂,开展社区特色连锁餐饮业务,同时在社区建立幸福驿站,开展快递代收寄、生活用品等便民服务。绿城物业开展以健康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及生活服务等三大服务系统为内容的园区生活服务业务。长城物业实施“1+N”本业中心型多角化发展战略,以物业管理为核心业务,积极开展社区商务、公寓短租、长者服务、云物业服务……等多项主业相关业务。

目前,长城物业大力推行的社区•一应Mall,就是通过社区多元需求服务的云化提供方式,积极拓展物业管理周边延伸服务,创建物业管理新的生态系统,是物业管理企业“源”(转型)的有效解决方案。

物业管理的新服务方式

在物业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方面,当前行业里初露端倪的云物业服务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云物业服务是通过物业服务关键价值创造过程的云化提供方式,省去IT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是物业服务企业“流”(升级)的有效解决方案。

以长城物业为例,在云物业服务的物业管理系统之下,企业通过使用物业管理系统,轻松地实现工程服务、园艺服务、保洁服务、秩序服务、质量控制等的工作计划管理、工作对象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移动终端链接等多项功能;而在云物业服务的顾客服务系统之下,企业通过使用顾客服务系统,轻松实现了呼叫服务、信息管理、顾客服务、顾客关系、社区业务等核心功能。

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社会里,物业管理同样需要紧跟潮流,与时俱进,勇于改变现状。这样,在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的路上,物业服务的现代元素才可能更加丰富,我们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命力也将更加旺盛!

编辑:杨萌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