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彩生活3.3亿收购开元国际

现代物业杂志 2016-01-24 23:56

并购是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和画地为牢吗?

2015年的初春,乍暖还寒。深圳市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生活”)以总金额3.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深圳开元国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的权益。这一并购案似二月的春风,撩拨起人们驿动的心,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内外的一个热门话题。

议论的触点,不仅仅是关注其是否成为迄今为止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宗并购案,而是基于行业发展的视角,探讨企业转型升级以及互联网思维背后的意义。

不管你怎么看,并购整合已成趋势

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并购,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追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历史,近十年来也时常传出企业并购的信息,并不断小有波澜。之所以没有获得广泛关注,客观地讲有几点原因:第一是行业分散,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其并购行为可谓“小打小闹”;第二是并购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构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话题;第三是社会对物业管理企业价值认知或者关注度不够,缺乏行业地位。

行业并购话题进入人们视野还是近两年的事,尤以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为诱人背景。2014年,中国物业管理企业间的并购案多达几十起,有人预测2015年数量还会增加。据悉,行业老大万科物业一改矜持的形象,正式“亮剑”,搭建社区平台,以13个区域公司为核心,开始了全国输出管理服务与并购整合的步伐。中国最大的民营集团中国民生投资者股份有限公司,也将构建社区平台作为一项业务规划,并开始以社区金融服务为切入口的平台业务。还有一个又一个跨界者,正在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启动社区平台业务……。

随着行业并购案例的增多,企业与社会关注度不断在增加,有些企业还主动寻求并购与合作,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和参与物管行业并购行为。过往的企业并购中有很多成功的并购典范,也出现了一些并购整合的负面案例,并购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业界对并购看法不一,有褒有贬,但从未来行业发展看,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已成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行业并购整合究竟有什么魔力?企业为什么会被并购整合所吸引呢?

其一,并购整合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和社会存在,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优化资产、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我国从2010年开始率先在汽车、煤炭、钢铁三大行业大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重塑了这三大产业的发展格局。2013、2014这两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并购重组更是激烈。

其二,行业发展必须经历并购整合的洗礼。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物业管理企业目前普遍面临成本上涨与盈利下降的困境,客观地为行业并购重组、从分散型向集约型发展提供了发展因素。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可以快速挺进某一地区而占领市场,整合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并购企业双方,也不再羞答答。

其三,社区O2O模式倒逼物业管理行业并购步伐。“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成为研究并不断实践的课题!过去的一年,可谓O2O元年,几乎所有行业,如汽车、房地产、医疗、商业、餐饮等相继爆发了O2O模式。以物业为切入点,通过整合物流、物业和供应商资源,致力于构建移动电商服务平台的社区O2O模式更是受到追捧。一时间,原本处于经营困局的物业管理行业,被视为“新蓝海”。作为嗅觉最为敏锐的行业品牌企业和相关产业,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社区O2O盛宴”,纷纷投资,抢占地盘,各类闻所未闻的企业参加到物业管理企业并购的热流之中,诱使物业管理企业并购的速度加快,竞争激烈。

综其所述,面对我国经济和物业管理行业呈现的新常态,并购整合具备了诸多客观条件。领先的品牌企业意欲掌控行业发展的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优势资源,保持行业的领跑地位,持续并购同业企业是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并购大幕才刚刚拉开,这种基于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必将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企业是挖掘自身优势、打造独自品牌,还是做一个并购投资者,或寻求并购合作伙伴,当以各自企业的战略规划,顺势而为。

并购基因,因时顺势而变

企业并购行为是根据发展战略制订的并购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并购方式。并购策略与并购方式还会根据阶段不同而进行调整,有些还会根据并购方的意见进行调整。常见的企业并购方式有全资收购、出资控股、资产换股、承担债务、协议合并、借壳或买壳、托管、融资兼并等。

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并购多为四种方式:

1、全资收购。由并购方出资收购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即100%收购股权。这种模式资金需求大,管理运营要求高。

2、出资控股。并购方出资购买被收购方的部分股权和权益,以达到控制地位。股权比例不等,有的是相对控股,即收购股权比例在51%~68%之间;有的是绝对控股,即70%以上的股权。

3、空壳收购。即购买物业管理企业的商号(含品牌无形资产)与物业管理资质,不含企业资产与服务项目。

4、资产换股。被收购企业以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并购方企业,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者成为并购企业的股东。

从并购实践看,市场化企业是现行企业并购整合的主体力量,国有企业或开发商下属企业因其特殊定位及战略不同等因素,增加了并购实施的难度。

纵观十余年的行业并购历史,以2011年为分界线,可分为两个阶段:

2011年之前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企业并购行为是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成长性,希望通过企业并购,在不同业务方向、不同地区资源上实现整合,具有业务互补性、地域优势互补性以及品牌形象互补性,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大经营区域,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协同效应。长城物业、均豪物业、绿城物业、开元国际、之平管理、诚信行物业等企业并购当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并购案例。

第二个阶段始于2011年,以彩生活为代表企业,开始全国布局,启动大规模收购业务,此后的跟进者君华投资、银湾物业、中城建物业等也开始了全国并购业务。这些企业具有从做平台公司到大数据的畅想,以物业为入口,以创新社区O2O模式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企业兼并的扩张之路,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进入2015年,还会不断有企业加入物业管理行业规模化的并购队伍。这也客观地促使行业并购市场争夺愈发激烈,往往一个意向企业面对多家并购方,“待价而沽”,抬高了并购门槛。

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

“社区O2O模式”犹如明亮的夜空,星光灿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社区O2O模式”让物业人倍增了自豪感,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突破行业困局追崇的方向。“社区O2O模式”,倒逼物业管理行业并购整合步伐。

面对如火如荼的行业并购现象,行业内外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两种态势、两种声音:践行者,信心满满,高调推进,相信“发展是硬道理”,运营管理与服务整合问题会随着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完善,最终打造一个巨大的“社区O2O”平台;观察者,以系统逻辑思维分析并购整合业务的优势与劣势,普遍认为,基础物业服务如果做不好,没有业主服务的满意度,建立不起品牌形象,自然无法黏住客户,新型业务当然不会落地。

细细分析,问题的焦点实质是一致的。“社区O2O”是建立在“互联网模式+客户体验”基础上的,其客户粘性精于产品、源自信任,最终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即业主不等于客户,要完成由“物业业主”向“平台服务客户”过程的转变,做好基础物业服务,是物业管理企业创新物联网思维绕不过的一个坎!

记得二十年前有个毛线广告很值得回味,“羊毛出在羊身上,好羊出好毛,好毛纺好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羊毛很值钱,但养好羊更重要。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了新型的羊毛理论:羊毛可以出在牛身上,或者猪身上……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羊毛不出自羊身上的案例。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小米并没有放弃“羊”!小米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其构建的生态系统,把客户当朋友,建立了极致的“口碑”。有了口碑,小米耳塞、充电宝、玩偶米兔、游戏等增值服务层出不穷。

是养羊,还是买羊毛?间或回答羊毛出在牛身上,还是猪身上?这些都不重要,关键还是要尊重不同行业的特性。惟有树立互联网的思维、以“做实业的心态”,才有望构建“社区O2O”平台。尽管并购整合的目的不尽一致,操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万宗归一,都需要脚踏实地还原于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属性,这是并购与发展的基础。知名互联网创业投资人蔡文胜说得好:“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