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圈地”成功,平台自然形成?

现代物业杂志 2016-02-01 10:55

对一个陷入困境的人来说,眼前突然出现的生机,通常被看做是摆脱难关的“救命稻草”。道路总有起伏,在低谷里发现一次跳出恶性循环状况的机会,很多人都会毫不犹疑地紧紧抓住。但是,“救命稻草”这种说法本身也蕴含了对自身的否定:稻草毕竟不能够用来承受一个主体的生命之重。当那根看似“救命稻草”的东西递到眼前时,终究还得明白,真正拉你上岸的,还是对困境的清醒认知和自身的强大。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行业来说,困境一直都在。在房地产风光无限的黄金时代,物业的角色更像是陪嫁过来的通房丫头。随着开发市场的放缓,社区O2O日益火爆,让物业在赢得口碑的同时,也迎来无限想象的盈利空间。那么,像潮汐车位(编者注:潮汐车位为私人车位托管运营商,为物管公司提供车位管理服务,帮助业主实现车位闲置时段出租,为其它车主提供停车服务。)以及其它同在深耕社区场景垂直服务的小伙伴们,与物业公司之间,到底谁是谁的“救命稻草”呢?

自2014年以来,房地产企业开始出现收益的整体下滑,许多企业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房企,甚至出现接二连三的倒闭潮。

另一方面,自“花样年”控股旗下的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进军社区O2O并成功上市以来,今年10月份,物管界的“黄埔军校”中海物业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第二家上市的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预见的趋势是,未来包括万科、保利、富力、碧桂园等知名房企也极有可能分拆物业进入资本市场并积极布局社区O2O。

随着住宅市场格局进入拐点,主战场正在从开发市场向服务市场转移。房地产会成为物业的配角吗?

“房子只能卖一次,社区服务可以做70年。”花样年控股集团主席潘军说。对于一直依赖于密集劳动力赚钱的传统物业来说,社区O2O产生的利润空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生存状态。“因为增值服务一般是基于授权和线上交易, 所以基本没有太多人工的支付,它的毛利可以达到98%以上。”

物业公司占据着社区经济的入口,拥有着“占地为王”的资源优势,对线下拥有较大的控制权。除此之外,能拥有社区用户的数据,对用户的需求了解比较深入,相对于其他平台更容易获取精准用户。“彩生活”累积资源的方式之一是通过不断的并购,发展物业规模,快速累积客户端资源及数据,完成平台的塑造。

除彩生活外,万科集团也通过“住这儿+V-LINK”打造社区O2O闭环商业,保利集团推出“若比邻”,大力发展社区经济,长城物业、中航物业等等,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社区平台。物业公司玩社区经济似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拥有入口和精准用户并非就一定能玩转社区经济。物业公司作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优势和劣势都是自己手里的现成资源:一方面,依托这些资源自己操作,起步阶段会走得更快一些;但另一方面,从用户的角度看,在集中度极低的物业市场格局上,任何一家的资源规模都不够用。物业公司整合自身资源的努力并不能构成用户价值,而要以自身的门户标签去整合别家的资源,无疑难上加难。曾有大型社区O2O服务平台跟潮汐车位CEO陈海峰先生聊起,说想搞停车服务。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决策风险很大,宜慎重。大家都是聪明人,一点即通。后来,对方主动放弃了自己做停车的计划,提出采取中立的垂直服务平台+物业公司自有平台接口互通的模式,与潮汐车位展开全面合作。

地盘意识强烈的物业公司还容易陷入另一个怪圈:认为“圈地”成功了,平台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所以一股劲地去追求规模,而忽略了对社区服务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很多物业公司平台的功能除了常规的物业服务之外,就是店铺黄页和电商内容。这些服务中的内容,基本是原来物业公司线下内容的复制,并没有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做内容的延展。这样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用户会因为一时的“新鲜感”喜欢你,也会因为“新鲜感”不再而粘性下降。此外,通过圈地、补贴、圈用户而陷入的“烧钱怪圈”以及天生缺乏的互联网基因都有可能影响物业公司在社区O2O领域的发展。

术业有专攻。其实物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手里各自拿着的,是社区O2O的两个不同维度:负责Online部分的互联网公司负责在纵向维度深耕细分服务,通过全局平台统筹整合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主体手里的零散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垂直服务平台;而负责Offline部分的物业公司,则手持整合性的社区场景资源,负责接入并聚合多种细分服务来为业主、社会和自身创造增量价值——互为救命稻草,双方都需要拿出自己的资源和诚意,经纬和合,各成良席。裨益是对方给的,而生活,终究还得自己过出来。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