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区民主与和谐

现代物业杂志 2017-03-30 10:29

在过去的一年里,社区治理的话题总会和“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样的一个名字联系起来。无论是《物权法(草案)》研讨会,还是“物业管理现状中的焦点问题与对策研讨会”,或者是国际社区发展协会年会,都使得中心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民间非赢利组织,在2006年6月17日,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值此机会,记者对中心进行了一次专访。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The Governance & Community Institute 简称GOCO)是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IAPP)原国家社科基金会项目社区治理课题组在海淀民政局注册的一个非赢利法人社团机构。中心理事长和法人代表是蔡若焱先生,副理事长兼首席行政官为陈幽泓女士。中心的宗旨是研究社区治理模式,分析公共政策,探讨社区发展理论,提供社区服务、推广社区参与行动。中心和北京以及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广大业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业主的维权和社区治理活动。在社区治理方面,中心的研究成员由社区改革实践者舒可心、王海、秦兵、陈旭组成。

中心的前身,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社区治理课题组成立于2002年,并一直以来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由于转轨中住房制度的变革而带来的日渐突出的社区纠纷与社区治理问题,为探寻中国社区的和谐发展的路径而不断努力。课题组成立后,参与了全国范围内100多个小区的现场调研及物业纠纷的调解活动。在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伴随着中国商品房改革的发展。由商品房所衍生出来的私人产权诉求与传统制度框架不断发生碰撞,越来越多的新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而这些新的问题在当前的法律制度中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逐渐演变为纠纷,纠纷逐渐成为僵局,僵局的结果往往落得两败俱伤。很多社区中都存在大量的矛盾,有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有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有业主内部之间的矛盾,也有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而在本应和谐相处的社区中,任何一个纠纷与僵局的出现,不论是得到利益者,或是损失利益者,都只是现实与制度的一次碰撞中的被伤害者。这些社区纠纷背后所牺牲的却是宝贵的和谐与持久的共赢。因此,课题组的成员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正式的民间非赢利组织,一方面更为积极地参与社区治理实践,通过社区实践为社区发展和社区和谐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总结,努力寻求在现实的环境下能够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为了法律与制度体系的完善,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为了国家的法治和善治,中心应在更大的范围和层次上进行持续的探讨与沟通。

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吸收和吸引了国内外关注社区治理与社区发展的最优秀的专家和人才。理事长蔡若焱先生为多年从事社区治理的专家,曾历任所在社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和居民委员会主任,在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相关法律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心副理事长兼首席行政官陈幽泓女士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政策分会理事,曾是香港城市大学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访问学者,并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主持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基层社区的业主自主治理和社区发展的参与和研究;首席执行官为置业专家和社区治理专家舒可心先生,他自上世纪末以来便热心于从事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公益事业的实践,凭着兴趣和执着,完全投身于社区治理实践和理论的探寻。此外,和谐社区发展中心还包括三位理事:维权人士王海、知名律师秦兵、陈旭。同时,中心还吸收了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杨爱兵博士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王峰博士作为研究员。除此之外,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云南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以及上海、深圳、昆明等诸多城市的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现代物业》杂志社、《社区》杂志社、新浪网、搜狐网、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心的目标在于:维护社区和谐,促进社区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心确立了自己的宗旨:服务广大社区,研究治理模式,分析公共政策,探讨社区理论,推广社区行动。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和谐与发展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也正因为如此,中心自成立之初便通过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对社区中存在的纠纷和矛盾进行必要的调解,为社区业主维护自身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提供咨询和帮助。除了对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的大量参与,中心还充分运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等交流形式探讨、吸收各方面经验和观点,致力于研究和探寻社区治理的完善模式。为了实现中心的目标,履行中心的宗旨,中心及其成员始终坚持以一个全面的视角来汇聚来自各方面的努力。一方面积极关注和分析公共政策,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另一方面结合实践经验积极探讨社区理论,从中寻找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社区治理路径。而社区和谐与社区发展并不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所能够轻易推动的,社区的和谐与发展需要社区内外的共同推动,需要业主与居民的广泛参与,需要广大社区的积极行动,需要全社区的共同努力。正因为如此,推广社区行动始终是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的一个重要宗旨。

中心在近年来主要通过以下形式来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和研究:

一、调查研究。中心自2002年至今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100多个小区的现场调研及物业纠纷的调解活动。对包括金华园小区、朝阳园小区、上地西里小区、华辉苑小区、怡美家园、中海紫金苑、鹏润家园、国际友谊花园、银地家园等在内的诸多小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和纠纷的调解,并多次接受区政府邀请参与社区矛盾和社区纠纷的调解。

二、培训辅导。中心自成立以来,应邀为诸多社区内的业主、业主委员会成员以及社区治理相关人员提供了经验的辅导和咨询。2006年6月开始,中心组织开始实施一系列针对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包括法律、组织、领导、管理和财务等各方面的社区治理专家来共同参与以社区治理为主题的培训与交流。

三、参与立法。中心一直通过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草议案来参与立法活动。2006年2月18日,中心与全国人大代表罗益锋合作召开研讨会,共同探讨社区立法提案,对街道办事处立法、物业管理法以及保安立法的提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心所起草的四份提案中有三份进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程。

四、研讨交流。早在2002年,中心针对《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和《北京市城市房屋转让管理办法》先后举行了研讨会。2005年8月6日及9月24日,中心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大规模的《物权法(草案)》研讨会,这是自《物权法(草案)》颁布后的民间唯一的大规模《物权法(草案)》研讨会。2006年1月13日和14日,中心主办了“中国城市社区调研体系研讨会”和“物业管理现状中的焦点问题与对策研讨会”,研讨会不但吸引了人大法工委巡视员何山教授等著名法学家、各界专家学者、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业主的广泛参与,还得到了《现代物业》杂志社、搜狐焦点网、新浪网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赞助与支持。

五、国际合作。中心自2003年起每年与欧盟委员会官员、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英文简称)等组织的学者进行定期的互访活动,并召开关于财政改革公民参与等问题的研讨会。自2003年起中心每年都应邀参加国际社区发展学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中心代表在会议中所作的有关社区治理的报告获得与会者的热烈反应和高度评价。2006年,中心应邀参加6月25日至28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所举行的第38届国际社区发展学会年会并作了精彩报告。

中心及其成员所作的诸多努力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和支持。2003年,作为中心前身的课题组组织了《物业管理条例》开门立法活动,并获得了CCTV“3·15”年度维权先进组织称号;2003年,舒可心先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召开的“社区发展学会”年会上获得了“社区之友”奖;2003年,蔡若焱先生获得了司法部颁发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的称号,成为北京市唯一的获奖者。

关于中心未来的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在近几年内将继续着眼于参与实地调研,调解社区纠纷,举办各种研讨会与培训交流活动,参与立法,举办国际交流活动等方面来寻求社区治理之路。在2006年,中心将着重于发展社区调研与调解,业主培训交流和举办国际和国内一系列研讨会等方面的活动。中心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参与、立法参与和国内外交流与借鉴,为中国和谐社区与社区发展的目标而继续做出不懈努力。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06年第7期总第49期)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