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艺术微改造 陆家嘴老房穿新衣
据上观新闻消息,上海陆家嘴街道梅一小区有着30年建造历史的老房子外墙上,出现了4幅巨幅涂鸦,涂鸦以水彩画的文化创意,展现了暴虎回望等卡通形象,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感慨和好奇,不少路人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幅幅露天“艺术品”。
陆家嘴将艺术墙绘与老旧小区微更新相结合,让都市社区顿时平添了几分精致浪漫的气息。彩绘涂鸦墙下,周边街区的夜间采光、停车、人行街道改造同样专业化、人性化,改造后的空间被命名为“跑道花园”,是当地居民开展街头沙龙、趣味运动会等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
陆家嘴涂鸦墙绘的出现为黯然失色的老房子增添了艺术气质,可谓是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有趣路径。这种有趣性并非仅仅表现在艺术涂鸦的新奇浪漫上,更重要是涂鸦内容源自各行各业志愿者的思路,经过社区基金会数周以来与小区居委会、业委会、所涉房屋业主的意见征询、磨合后,请设计师绘制,绘制规程中,同时兼顾了景观设计和绿植养护。
自2016年5月起,上海就启动了老旧小区微改造、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改造更新内容涉及房屋本体、排污、道路、物防、围墙等各方面,计划施行至今,已出现了大西别墅“绿森林里开出的向阳花”、东樱花园“与樱花有约”、四平街道“寂寞的电话亭变手机充电站”、 鞍山四村“百草园”……几十处“微创意”设计,尽管不是大拆大建,但着实为上海小区居民带来了很多幸福感。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 完整意义的城市更新,理应包含环境更新与社区复兴双重目标。社区在哪里?住在一起并不自动成为社区,只听开门声不听敲门声的住宅区,不能让人生出与之休戚与共的“社区感”;只有社会性和空间性的内在结合而促成连续的社群互动的地方,“社区”才名至实归。城市的多元共治意味着并非政府一家对社会负有管理责任,而应该有很多积极的行动者。是否能够通过一些推进自治的部门、机构,把整个社会组织起来,这是关键。上海目前已成立的超过40家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基金会在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社区更新操作路径的探索,以及社区参与力量的动员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建的有益实践和探索。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