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居住区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探讨

陈德豪 2013-01-08 16:33

作者系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段时间以来,住宅小区特别是大型居住小区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日益增多,这已经影响到了小区业主的正常生活。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大型居住区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提高自己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小区平安,就显得十分必要。

大型居住区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1.发生频率高。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现代科技,大型居住区内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常使用各种科技设备、设施和器械。因对这类设施、设备和器械使用不当和保养不善而导致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大型居住区人口集中,各种意外事故、冲突纠纷以及人为破坏类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

2.牵连广,危害大。

因为大型居住区规模大、人口多,少则几百上千人,多则数十万人。一旦发生此类事件,若防范应对不及时,同时受影响的会是整栋楼宇甚至整个小区,牵连甚广,并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财产损害和人身伤亡,造成小区的秩序混乱。

3.人为诱因多。

从实际情况看,小区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类突发事件比重较大,如发展商擅自更改规划、承诺不兑现和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等都有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各类治安事件,各类社会原因引发的突发事件也不少。

4.有一定的可控性。

一般来说,小区里设备故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苗头、征兆,而且这种苗头、征兆相对于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更容易为人所发现。如果尽早预防,一旦发现苗头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可能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大型居住区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机制

1.建立依据。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了建立“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管理体制的要求,指出应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更进一步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的目标。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管理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这些均表明小区物业管理企业和基层政府组织有建立小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法定义务。

2.预案制定与准备。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构成要求,市、区、街道、社区等各个层级的部门都应制定涵盖大型居住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大型居住区突发事件预案制定的重点是物业管理企业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可能带来严重损害的时间场景,深入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分类预案,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以及相应的应急程序和处理措施,并在平时做好演习训练。

3.预测与预警。

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工作,首先要确定预警范围,严格规定监控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和对象范围,其次要做好预警级别的设定和预警通知的范围和方式。结合大型居住区的实际,具体的监控预测除可以采用常见的以感温、感光和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来探测消防危险信号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指标作为预警依据: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