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物业公司的保安管理
谈谈物业公司的保安管理
保安管理是公司和各个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项目运作的过程来看,我们已经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一个项目的运作成功与否与保安队伍的管理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好保安管理工作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公司所属项目的管理差异性较大,笔者想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体会,作一次系统的阐述。
一、人员的增补计划的制定
1、要做好增补计划,必须做到两个前提:
(1)准确的把握人员的思想动态,减少非预见性离职人数。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停地强调主管或队长和班长,要多和队员交流,准确把握队员思想状况,甚至要求队长每月和每名队员有一次长达二十分钟的谈话,班长每周和每名队员有一次长达二十分钟的谈话,但是真正这样做的寥寥在数,也就不奇怪,某个队员某天突然离职,竟不知何故,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2)做好即将离职人员的管理工作,保持平稳过渡。
要做好即将离职队员的管理,很多班、队长都很头疼,总是在想:都提出离职了,他还能好好上班吗?与其这样,不如让他早点走。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仓促间要来的人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后就直接顶岗位,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不知怎么做,经常出错和承受的压力常常导致离职。这种风险更大,所以还是要想办法,将要走的人留一段时间,待新来的人员能够独立上岗再放人较好。
2、制定方法:采用时间倒推法来控制时间节点
人员到岗日(能独立上岗,离职人员离岗日) 培训期(10天) 招聘期(3-5天) 提出增补计划日
有些项目总是抱怨人员到岗不及时,这种抱怨是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表现。根源在于他们往往没有用人计划,总是习惯于今天要人,明天就能到岗。
二、入职培训
品质部曾经发文要求新队员入职培训分为:五天的脱岗培训和五天的岗位培训。这种做法是非常合理的。
1、五天的脱岗培训。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形体培训这一块。大家都知道保安的形象就是保安的生命力所在。举例来说,提起当兵的,大家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军人的样子;提起要饭的,大家想到的不会是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职业化的形象。所以保安的坐、立、行走就应该有个样子。五天的时间虽短,但是能让队员知道并会做岗位的操作动作。
如果没有前面的培训,直接到岗位操作,仅靠每周一两次的培训,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很多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是很有道理的。
2、五天的岗位培训。这个时期,如果工作不到位,往往导导致新队员的大量流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做好入职引导,使其熟悉小区的环境,熟悉班组成员。这点很重要。据了解,有的班组成员竟然彼此叫不出来对方的名字(入职已经半个月)。更为滑稽的是,有一个队员上岗一周了竟然尚不知道服务处的位置;还出现过新队员上岗第一天的中午饭竟然被安排到两点半钟才吃,这些往往导致了队员的流失,因为项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管理混乱,好的做法是:
①队长或班长和新队员进行第一次的接触谈话,了解队员的家庭情况、居住地址、性格特征、工作经历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掌握思想动态,便于日后进一步沟通。
②抽时间或利用交接班的时间将新队员介绍给每位队员,使相互间认识,便于在工作中相互配合。
(2)熟悉岗位。给新队员一份某岗位的作业指导书,让其熟悉,再指定专人(工作责任心强的骨干)或班长新自带新队员上岗当值,尽量不要让外于这一时期限的新队员单独值岗,而且安排上白班,因为白天的情况和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可以让其尽快熟悉业务。以在门岗当值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其观摩。班长或骨干队员的操作,如怎么控制人员、车辆和物资进出等。这个过程可以持续1——2天。
其次,鼓励其自己操作。让新队员自己尝试着去操作,不要怕其犯错,动辄呵斥之是不可取的。
再次,帮助改正。对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协助解决,而不要去批评,而以鼓励的语气:“干得漂亮,进步挺快的”、“如果你能这样说(做),效果就会更好一些”,能减少新队员的挫折感和压力。
最后,不断练习。坚持持续的按上述过程去做,有利于队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固化动作成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就能达到独立上岗的要求了。
三、关于交接班
这里我不讲如何搞仪式,而是要讲一讲班前会和交班讲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问题。
1、班前会
内容是上级的命令指示、上一班的遗留问题和本班的注意事项。但是很多班组在实操过程中,很少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个人在管理过程中,总是习惯于让接班班长先到各岗位查看一下记录,了解一些情况,和上一班的班长碰一下头,将情况经过汇总熟悉之后再来开班前会,组织接班。这样做的好处是交接清晰,布置任务更有针对性。
2、交接班讲评
内容为当班情况回顾和问题改进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信息畅通,避免个别问题发展为共性问题,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事实上如果班、队长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建议不妨搞一个笔记本,提前写在本上,长期坚持去做,终有一天,你会甩掉本本的。
四、岗位人员的安排
这是有学问的一项工作,它要求班长必须熟悉了解本班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不能基于这种工作能力的认识,就不能和岗位的工作要求结合起来,使得岗位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问题。记得我们在举办的一次班长选拔活动中,这样的一道题曾经难倒过很多参与竞选的队员。
一般来说,安排人员依据两个原则:
1、工作责任心强、能力强的队员放在重要岗位使用;
2、工作责任心差、能力差的队员控制使用,放在便于观察、便于管控的岗位使用(这也就是我经常讲的,自觉性差的队员你要将其拴在裤腰带上)。
五、岗位日常巡查
作为一名班、队长,如何有效的进行岗位巡查呢。一个好的班、队长不会平均分配他的时间,他也可能不会1次/2小时对各岗位进行例行巡查。但是前提是:他基于对每名队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的正确认知后,会有重点、有目的性的持续性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去检查某些岗位。一方面是为了确认队员的工作状态及劳动纪律,另一方面是为了长时间的对某一岗位进行具体的跟踪、观察和指导纠正,并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否完善和有效。
六、思想沟通工作
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这里只讲班、队长和队员进行
一对一的谈话沟通。沟通是否有效,作为班、队长,往往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 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是否表明了你的期望值。
2、是否摒弃心中的成见、猜测、臆想。带着这些去谈话,效果肯定不会好。因为你不是别人,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别人的想法。
3、是否选择较好的谈话方式,能让对方讲出心里实话。
4、是否平等的交流,用建议、协商代替命令。
5、是否只讲事实,就事论事,禁用“你经常……”、“你又……”等批评性用语。否则容易造成对立和僵局。
6、 要尊重别人,不搞人身攻击。禁用“你这个人真差劲”、“你怎么这么笨呢”、“你这人怎么回事呀……”等责难性语言。
7、是否达成了共识。这个很重要,否则会造成隔阂,引发矛盾,影响队员情绪,进而消极怠工,甚至于在队员中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整个队伍的稳定。
我曾建议我们的班长每周和每名队员至少有一次长达半小时的谈话,每名队长每月和所有的队员有一次长达半小时的谈话。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七、激励工作
实际工作中,往往偏重于物资激励,所以我们特别制作了保安工作激励单,把所有的激励方式罗列其上,就是要重视赞扬和精神奖励,希望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我在这里提请注意的是:
1、用适当的方式让队员明确,选取代理班长,这本身就是对队员的一种莫大的肯定和激励。作为代理班长,他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为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发展平台。要注意灌输这种意识。很多队员作为代理班长,都想要补贴,没有补贴不愿干这是不对的。《保安晋级办法》里明确了代理班长,待遇同队员一样,可是在实操的时候,往往是固定加分,这是不可取的。
2、激励的时效性问题。实际工作中,激励往往只是月度考核的时候才作一次通报,这种做法往往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队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自我心智尚未发展成熟,适时的激励很有必要。举例来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上司的关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肯定,往往就会懈怠下来,所以作为班、队长,要随时关注你的队员,学会欣赏,有好的表现就及时的予以表扬,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也许,就能点燃别人的工作热情,就能改变一个人。
3、激励的方法问题。
如果你要表扬某个人,不妨大张旗鼓公开的进行,甚至可以适度夸张一点;还可以在别人的面前表扬他,借别人之口传到他耳中,这种效果可能会很好些。而批评某个人则要慎重,绝对不可以在别人面前说某队员的是与非,否则问题会扩大化,同时你失去的将是两个人的人心。最好在处罚结果公布之前,同问题队员作一次沟通,沟通到位之后方可公布,这样不会激化矛盾,同时对其他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八、灌输客户意识
决定服务品质的往往是跟员工是否具备客户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日常管理当中,培养员工的客户意识是我们的一个工作重点。在此我将客户分为了两类:
1、外部客户——业主
2、内部客户——直属上司和队友
对于外部客户是很好理解的。说到内部客户可能有人不解。内部客户是由外部客户引申出来的,内部客户概念是基于满足外部客户的全部要求从而引申出来的。一方面,我们要培养队员的服从和执行意识,让员工明白要想生存和发展,首要的就是满足直属上司的要求,要树立直属上司就是老板的意识,当然,不是靠动辄处罚来做到的,另一方面又要求班、队长平等、理性和善意的看待员工,因为他们是你的绩效伙伴,要明白水能载舟的道理。
九、关于班、队长的管理能力和意识的几个问题
1、变革心态。 一个好的班、队长,要有开放的心态,要能够勇于吸收新的理念、经验,要辨证的看待问题,总是抱着一种固有的心态,觉得自己原先成长的意识和经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层不变的看待人、事、物、法、环是不对的。
2、情绪管理。一方面要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要处变不惊,用理智代替感性,很多人总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下属一旦出错,动辄呵斥之,这样不便于解决问题,更会导致矛盾激化,加大人员的流失;另一方面,要会察言观色,善于发觉队员的非常态的情绪,及时做好引导、疏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同时也要求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承受一些委屈和压力时,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摆脱消极情绪,树立积极的光明思维。
3、主动管理。班、队长是基层的组织和管理者,这就要求他不断的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日常工作中要有个人的想法,做出适当的计划、确立工作重点,持之以恒地致力于做好各项常规工作,解决各种问题。一个习惯于接受命令指示,只做上传下达的人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
4、系统性思维。当一种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多班、队长想着的是如何追究责任、惩罚谁。很少有人进行自我检查,系统的从流程上做检讨,也没有很好的落实“P-D-C-A”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系统性思维,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出现是一种基于工作现状的必然结果。这也就不能片面追究队员的责任了。当某种问题发生后,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发生这样的问题是属于队员工作态度引起的,还是业务能力方面的问题?
(2)检查作业指导书是否有这方面的操作要求,是否张贴在相应的岗位?
(3)相关问题是否作过培训,培训是否到位,是否明确相关的问题的流程和解决策略?
(4)在岗期间班、队长的督促、巡查是否到位?
(5)评估事件的后果,确认惩罚范围和相应条款,做好正面确认和沟通。
(6)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5、实操理论化。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班、队长大部分都是从基层保安提拔起来的,要说业务实操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实操的东西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在组织晋级考核的时候,经常发现这一问题,就是我们的班长往往不能将相关的业务有机的串联整合起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条、线、块。基于这种现状,如果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去面试或竟聘一个班长岗位,结果可想而知,他的生存之地只在公司。
所以我们的班、队长也很难真正独当一面,原因就是不能将其于实践当中获得的东西进行整合、发展丰富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能够系统而全面的开展工作,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点,整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充当救火班、队长。
以上就是个人在工作中的一点点经验,提笔写来也是有点浑沌,也算是一种心得吧。愿与各位读者共勉。事物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应因相循的,希望不要分裂的看待某一观点。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801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725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20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668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6033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756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967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606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981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