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车贼溜之大吉业主怒 物业喊冤积极沟通终调解

扬州物业网 2014-09-23 08:30

【案情回放】

家住东区的李师傅在某拆迁安置房小区内有一套房子,眼看着装修快要完成了,一家人终于可以搬过去了,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可不想前几天李师傅和老伴打算去看一看装修的进度,做一些搬家前的准备,却被偷了一辆新买的电动车,着实让他心里添堵。

当天下午3点,李师傅直接将车停放在小区的车库门口,拔下钥匙就上楼了,没过几分钟就听到楼下电动车的报警器响了起来,他在8楼探出头往下看,发现一个小毛贼骑着他的车逃之夭夭了,他赶忙乘电梯下楼,可惜的是前后不过两分钟的时间,小偷就不见了踪影。这时,李师傅灵机一动,想要赶近路拦下他们,并一边跑一边喊:“抓小偷!抓小偷!”由于李师傅患有哮喘,因此跑到门口就双手扶膝,气喘吁吁了,等他抬起头来指着小偷离去的地方,向保安寻求帮助时,大家已不知小偷的去向了。此时,李师傅怒火中烧,责备小区保安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眼睁睁把小偷放走,使自己损失严重。但值班的保安坚决强调自己没有听到李师傅的呼喊,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下,最终两人不欢而散。然而,李师傅实在气不过,觉得小区物业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第二天便找来记者寻求帮助。

【物业说法】

记者找到了该小区物业的项目经理,询问其如何解决此次事件,该经理表示:“如果真的是我们保安失职,听到业主的呼喊都不给予帮助,致使业主财物丢失,那我们一定会对业主负责到底。”

听到这番话,李师傅感觉好受了些,大家一起前往监控室查看录像,发现当天两名带帽男子将车停在李师傅家门下,其中一人走入楼栋内,另一人则四处张望,不一会儿,小偷将李师傅的车骑出来后,两人都戴上头盔离开了。从两人的作案手法和保护措施可以得知两人是惯犯,而摄像头也将两人的样子清晰地拍了下来,同时监控也记录下李师傅的追赶过程,大家着重注意门口这一段,之前执勤保安一直大喊冤枉,说自己确实没有听到李师傅的叫喊声,那到底是不是像执勤保安说的那样呢?

大家从画面上看到,李师傅当时靠着门口的一块石头喘气,双手扶膝,看上去非常难受;而站在门岗处的值班保安此刻正看向门外,当李师傅顺完气重新喊抓小偷时,保安和附近的居民才纷纷看了过来,但此时小偷已不知去向了。值班的保安也情绪激动,解释道:“我当时只看到他不停地喘气,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了,是否需要叫救护车。”旁边的民众也向记者反映:“我们当时都站在门口,确实没有听到李师傅的呼喊。”此时的李师傅火气也消了大半,说道:“我自己也有责任,没有把电动车放在车库内,当时保安可能真没听到我的话,我下次一定注意,把车辆入库上锁。”最后,值班人员也向李师傅表达了歉意,双方融洽和解,事情至此得以真相大白了。小区项目经理表示:“今后我们一定会加强对小区的巡查力度,同时对业主的心情表示理解,但是也希望业主能够增强自身的防范,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记者感悟】

如今,各大媒体上经常爆出物业与业主不和的新闻,两者互相扯皮,一度致使许多业主与物业的关系恶化,甚至有业主将物业赶出小区。究其原因,无非是业主对物业不满意,理由也大多是物业收了钱不作为,出了事不负责,办的事不及时等。如果各大物业都能像文中提到的小区物业那样,出了事后从自身找原因,积极与业主沟通调解,勇于担责,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寻找理由将业主拒之门外,那么不管多大的麻烦都能够和平解决。毕竟,物业的服务对象是业主,一旦与业主关系恶化,将直接影响到物业的收费与形象。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物业懂得在业主投诉后及时致歉,表达关怀,合理解决,那么一定可以得到业主的谅解,平息业主的怒火。往往事情愈演愈烈,都是因为双方互不相让,可是如果物业在不触碰原则的基础上作出让步,那么事情就容易解决了;与此同时,业主也不能要求超额服务或是在出事后一味地将自己的损失算在物业的头上,毕竟交了物业费并不意味着物业要变成“超人”守护地球。(物业网编辑 尹玉婷)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