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联网与物业经营的关联性

扬州物业网 2014-11-21 08:30

物业困局:

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近20年了,物业行业的发展整体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个行业的路,好像越走越艰难。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10多年没有涨物业费啦!可在这10多年中,物料成本上涨了2-3倍,人员工资涨了数倍……

10年前,物业的保安人员是小伙子,是退伍军人,他们个个身材矫健、威武挺拔;如今的众多社区,少见了英武的保安小伙子,常见的是憨厚的老者,他们被社区的孩子们尊称为“爷爷”保安;

原来社区内的马路、楼道,每天都有人打扫,而今,变成了多日一扫、一周一扫;

原来物业的客服、财务等重要业务部门,从业人员大专、本科,随处可见,而今本科已是难觅踪迹;

成本高涨,但服务费却不敢涨、不能涨、涨不了,逼迫物业服务企业以降低服务成本求盈利、求生存;降低了服务标准,导致业主的服务满意度锐减,收缴率大幅下滑。物业不挣钱,就降服务标准;降了服务标准,业主就不交费。这是恶性循环!

这种艰难困境,何时才能出现转机?何时才能迎来真正属于我们的春天?

时代机遇:

而事实上,伴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成长,我们的政经、社科、人文等环境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iPhone还开创了移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从而拉开了移动互联的时代大幕……

网络消费(淘宝、京东…)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家常便饭,网络社交(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的地产暴利时代正在结束,后房地产时代--地产“经营”时代即将到来。也就是说,当中国地产回归理性后,物业经营将必然是整个地产行业的新的焦点……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涌起了又一波波澜壮阔的大潮,即:O2O。O2O即OnlineTo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就可通称为O2O。

在这个创新模式里,物业可以借助移动互联平台、云架构数据中心,整合社区周边资源、社会资源,以面向业主提供更好、更广、更便利的服务为宗旨,通过服务外延、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盈利空间。比如:基于物业私有云平台,实现社区微电商服务、社区互助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等等创新服务范畴,以服务取悦业主、以品质取信业主、以便利黏住业主,将物业服务企业真正的打造成业主的保姆、管家。取信于人,才是商业的王道,以信任与信赖创造价值。

现在,让我们来检视一下物业服务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思想上,互联网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生活中,时刻把玩着灵动的智能设备(手机、Pad等);蔚蓝的天空中,已构架好了以他们作为起点的3G、4G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终点将指向他们信任、信赖的地方。。。

物业本就服务于这个群体(广大业主),业主对物业有天然的信任,问题是,如何将这种信任转化为高质量的社区服务,转化为企业效益。

赢取未来之3步走战略

面对未来,同行们都在规划。就物业服务企业的移动互联战略,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悦和软件也规划了一个路线图,以同大家分享和探讨。完整的移动互联战略分为三个步骤:

1、夯实基础---进行基础业务平台建设。

基础业务平台的建设,是整个移动互联战略的起点,起点也是未来成功的基础。很多物业企业目前还在手工作业,基础的信息化都还没有完成,还怎么谈移动互联战略?很有意思的是,有的物业认为搞个APP就移动互联了,就跟上潮流了!就高大上了!其实不然,APP是集大成的信息终端,查费、缴费、投诉、报修等基础业务的数据,一定来源于一个坚实的物业管理系统;消费、团购等功能,一定有一个坚实的社区微电商平台。

基础业务平台首先要解决好两个层面的需求:首先是物业企业的管理层对数据实施监控、分析、汇总的需求;其次是满足物业企业各业务部门日常作业,提高绩效的需求。更深一层的考虑是,你选择的这个物业管理系统或平台,还要能满足你未来的移动互联战略规划。

满足移动互联战略规划的物业系统或平台要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开放性。这个系统或平台必须能为基于未来战略的APP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接口;

其次是安全性。面向业主的APP,将面对各种各类复杂的挑战、网络攻击,系统要有健壮的安全机制;

第三是高负载。高负载简单点说,就是要同时支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同时并发访问。

从技术的层面,目前来看,能以实现上述目标的只能是基于云技术架构的系统了。再通俗点说,系统的架构必须是SOA(即:面向服务的架构)。

2、链接互动---进行社区微生活平台建设

社区微生活平台建设是在成功实施基础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实施的战略第二步。社区微生活平台的内容将包括:社区微电商、社区互动互助、社区医疗等等众多内容。每个社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如果说技术是基础业务平台的核心要素的话,运营将是社区微生活平台的重心,技术实现将居于次要地位。

面向业主的APP应用在这个阶段要开始面向业主试水发布了。面向业主的APP应用,将以获取云服务的形式,同时访问基础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查费、缴费、投诉、报修)、社区微生活的板块服务数据。基于这么一个特点,APP、社区微生活平台的技术提供方,最好仍旧是基础平台的建设方,要不然APP获取基础业务数据时将会遇到你不可想象的障碍。

如果纯粹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该阶段的系统建设费用将是一个高昂的数据!因此,这个阶段尽量避免当“土豪”,可以考虑以一种双赢的模式,与技术平台的建设方寻求合作(毕竟还不能明确的预估未来的收益)。可以设想这么一种模式:物业服务企业与技术提供方达成某种合作协议,物业服务企业以较低或微小的经济代价,部署实施社区微生活平台、业主APP应用(甚至包括系统的后期运维成本)。

物业服务企业的短板是缺乏互联网思维。技术平台提供方最好还能向物业输出互联网思维和运维体系,辅佐物业服务企业在互联网经营领域平稳启航。

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是:物业服务企业一定要坚持主导权、主控权,不使用第三方的电商平台,牢牢把握你手中的“王牌”---业主资源。不要为了短期利益,幻想借鸡下蛋,结果为别人做了嫁衣。

3、创新重构---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提高。

探索移动互联商机,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事业。探索的过程,也是物业经营创新的过程。既然是创新,就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思想上,要有革新精神。要黏住你服务的业主,不要怕他们抱怨,不用回避他们的不满。认真对待他们的每一个叹息、认真处理他们的每一个小小心愿。说到底,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好业主,不做业主的婆婆,甘做他们管家、公仆。有了业主的高度信任,业主就是你的资源,否则,你就是他们战斗(斗争)的对象!有的物业公司老总害怕建一个社区互动平台,理由是:目前,业主要“串联造反”找不到出口,物业却来“自掘坟墓”,哪有这样的道理!殊不知,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对于民怨民声,即便你“掩耳”不闻不问,不搭这个疏导平台、沟通平台,社区的其他力量也会趁机浸入,最终形成一个更加不利的局面。试想,如果我们现在正视这个问题,关注它、解决它,换来一定是信任、信任、更信任。

其次,在经营模式上,不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积极创新。想别人之未想,为别人之未为。没有哪本字典上定义了物业公司不能做社区微电商、微物流、微互动互助。一点一点的向前摸,一步一步的向前进。新模式新方向,每一分的盈利,都是一分突破,都是在赢取未来。

结束语

中国地产的浮躁已开始趋向冷却,后房地产时代--地产“经营”时代即将到来,敞开我们的双臂,准备迎接她的到来吧!

以服务为基础(服务是根基);

以技术平台为工具(技术不是万能的);

以创新开拓未来(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解构旧的形态,重构新的体系。以移动互联为典型特征的新一代互联网,必将瓦解现有的利益格局,构造出一种全新的产业形势。可预计的是:移动互联将开启互联网群体造富的大门,而不再是当前的少数利益寡头。

来源:中国日报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