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物业管理高峰论坛关注物管企业创新发展

惠州日报 2015-01-09 09:16

与会者纷纷用手机扫描注册惠州市物业管理协会手机网站。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面对越发高昂的用人成本、逐渐削弱的人口红利、难以上调的物业管理费等,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生存出路在哪里?昨日下午,市房产管理局和市物业管理协会举办2015年全市物业管理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高峰论坛,欲通过这场头脑风暴,为我市物企发展扫清雾霾,看清前路。

现状

成本上涨是物企面临最大生存难题

从1993年首家物业管理企业成立至今,我市物业管理行业已发展成一支拥有6万多名从业人员的庞大队伍。然而,今天这支在磕磕碰碰中发展壮大的队伍却不得不应对一个时代的话题——— “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这也是昨日论坛的主题。

转型是迫于生计。《2014年惠州物业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成本急剧上涨”成了眼下我市587家物企面临的最大生存难题。

“10年前,一名保安每月工资是900元,现在要近3000元;保洁员是500元,现在是1600元,还要包吃包住和五险一金。”现场一位物业经理说,“看着成倍增长的成本和几乎原地踏步的收入,公司时常感到无力无助。”

《白皮书》也显示,目前确实不少物企处于微利和保本经营状态,一些物企甚至出现了亏损。而究其原因,收入单一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物企主要收入来源是物业管理费,但该项收费上调难度大。去年,百合物业欲将旗下一小区物业管理费从0.99元/平方米提升至1.2元/平方米,结果历时13个月,才一举在行业内树立了 “成功突围”的正面形象。

此外,物业管理费难以100%收缴等现状,也进一步拉大了物企的收支差距,制约了物企的发展步伐。

转型

中小物管企业抱团取暖更重要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耀忠认为,互联、物联时代,物企应该在做好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科技平台,拓宽服务渠道,达到收入“开源”效果。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业管理市场将逐步形成寡头,中小物业管理企业抱团取暖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重庆新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洪斌则建议,物业转型升级切勿陷入“看得见、看不懂、看不起、跟不上”的怪圈。“未来几年是物业管理行业整合、淘汰、兼并的高潮,转型升级必先转变观念——— 从对物的管理转到对人的服务,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赖新林也认为 “要先转变观念”。在快速培养人才方法上,“应该由传统的说教向专业转变,由单纯面授培训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同时还要加大法律知识培训,让员工比业主更懂法,更能说法。”

本地龙头企业惠州隆生物业总经理徐英还提出:“一个负责的企业,一定会给员工一个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即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隆生16年,就是从一个普通文员走到如今的岗位上。”

统筹 本报记者刘 挺

采写 本报记者刘 挺 彭绮婷通讯员何晓琳

◎专家观点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努力以法治凝聚共识、规范发展、化解矛盾、保障和谐,对我们物业管理行业全面实现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物协执行会长罗小钢

未来将形成新的物业管理常态。在经营方式上,酬金制将成为行业主流;在服务方式上,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将大部分线下物业服务工作迁徙到线上运动。物业管理竞争不再是行业的竞争,而是在社区的跨界竞争!物业管理市场将逐步形成寡头,中小物业企业发展将更加艰难。相互依存、合作共赢、抱团取暖将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陈耀忠

经营模式的转型应围绕业主需求去改变传统物业靠物管费盈利的模式,探索多种经营和产业延伸,不断提升业主的居住幸福感。———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周洪斌

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时刻,企业普遍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提升效率。行业人才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物业管理职业培训应当有新的思考……

———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赖新林

不管形势千变万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为业主服务的初衷。所以我们要留住人才,才能做好精细化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才能让业主选择我们;搞好社区活动,才能使业主生活丰富多彩。以不变应万变,利用互联网使得我们的物业工作锦上添花,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惠州隆生物业总经理徐英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