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解决物业费纠纷非上策
近期,本市媒体时有关于物业费纠纷的报道,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物业费纠纷是棘手的老问题,有些物业公司为维护自身利益,动辄通过法院追索物业费。这样做是法律许可的,也体现了较强的法治意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其实并非上策。
通过法院追索物业费,除了能强制极少数有意拖欠者依法履行缴费义务外,更多纠纷最后也是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司法是处理社会纠纷的最后一种手段,带有强制力,非不得已,不宜选择。比如物业费纠纷,通过法院解决,至少存在三种负面影响:
加大业主与物业的对立情绪。业主拒付物业费,很大原因是对物业服务不满意,输了官司的业主即使按法院要求支付了物业费,也会心存怨气,更加对物业不满, 不利于和谐社区建设;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物业通过诉讼依法享受了收费的权利,但其管理服务并不一定因此改进,无益于物业加强日常管理;法律效果不佳。这类 案件不仅牵制了法官的办案精力,占用了一定的司法资源,而且不能排除今后出现“同案”再诉现象,有背于法院“案结事了”的判决原则。而且,这类案件依法由 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对“案多人少”的一审法院而言,是不小的负担。
物业费纠纷涉及面广,情况各异,不能依靠一纸诉状,满足一时 的“治标”,而必须群策群力,走“治本”之路。因为这类纠纷的主要根源是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意,因此物业应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并公开 物业费收支项目,自觉接受业主监督。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则应主动担责,充分发挥调解作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业主则应进一步强化自身法治意 识,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按时交纳服务费用,并依法依规行使监督权力,对物业服务及时提出合理意见,改进不力的可逐级反映。这样多管齐下,物业费纠纷闹 上法庭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