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马蜂“中暑”伤人 百祥园内昨清除两巨型蜂窝

扬州物业网 2015-07-20 08:30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10时多,一读者来电称,百祥园内有马蜂“中暑”攻击人。记者闻讯赶至时,业主已找来灭蜂能手邹维除掉马蜂。被摘除的两个马蜂窝,直径均在50厘米左右,吓坏了居民。

A

报料

一小区内有两个巨型马蜂窝

昨日上午10时多,一读者来电称,百祥园内有两户居民的窗边和房檐下,竟藏着巨大的马蜂窝。该读者称,一个上午有多位居民被蜇伤。记者闻讯赶至小区,发现两个马蜂窝位于两栋居民楼的二楼窗边。居民赶紧找来了灭马蜂能手邹维赶来除蜂。

“房屋的主人被蜇伤了,医药费花了300多。”邹维说,他赶过来时吓了一跳,每个马蜂窝都有50厘米的直径,如一个大球一般。

邹维表示,这两个马蜂窝,形成的时间很长了。房屋的主人告诉他,房子一个多月没人住,假期回来清扫时,才发现马蜂。

“这次不除掉,年底可能要扩大一倍。”邹维表示,看得出来,马蜂窝仍在“扩建”中。

B

探因

或因高温导致马蜂烦躁

面对那么大的马蜂窝,连常与马蜂打交道的邹维都有些小心翼翼,他先用强力杀虫剂喷杀,再小心翼翼将马蜂窝摘取下来。

“这是我自己配的杀虫剂,毒性很大。”邹维说,只要喷上去一会儿,马蜂就丧失了战斗力,他这时上去才安全。

邹维表示,这两天已接到多起除马蜂的求助,多是有人被蜇伤后,才发现藏匿在树上或小区里的马蜂窝。

“人热了都烦躁,毒虫也这样。”邹维说,天气一热,马蜂也易“中暑”烦躁,容易对过往的人群产生误判,继而攻击人。

此外,邹维表示,气温过高也容易导致一些昆虫避暑不出,缺少食源的马蜂也易因此烦躁伤人。

“一般情况下,马蜂不会主动攻击人。”邹维说,高温季节是马蜂容易误判的季节,一旦惹怒了它,很容易群攻人。

C

说法

扬州马蜂多为有毒胡蜂

天气一热,马蜂伤人案例也多了起来,扬州的马蜂毒性有多大?对此,扬大园保学院昆虫专家祝树德教授表示,扬城的马蜂大多是胡蜂,身体瘦长,末端有毒刺,蜇人时能排出毒液,用以自卫。

祝树德表示,马蜂毒液中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可致人畜死亡。另外,马蜂对生存环境比较讲究,它们以花草树木上的各种害虫为食。

城区内马蜂之所以有所增多,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普遍应用,农村生态环境不比从前;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植被的增加,特别是林木的增加,害虫也相应增加,但城市多采用环保农药杀虫,对马蜂影响小。

“一些小区的绿化等多起来,马蜂也易驻扎。”邹维表示,相对于道路绿化带等常有农药喷洒,小区的绿化更受马蜂的青睐。

在邹维看来,夏末至秋季,是每年马蜂的活跃期,但没想到今年这么早就有人被蜇,这可能与今年天气多变有一定关系。

D

提醒

被蜇伤后应及时就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马蜂攻击人时,往往会穷追不舍。因此,市民切勿莽撞自行摘除马蜂窝,一旦遭遇马蜂攻击,不要顺风逃跑,因为马蜂借助风势,会飞得更快,应立即用衣物包裹好头、颈部,趴在原地不动、屏住呼吸。

邹维提醒,如有条件,可用火烤或用煤油熏的方法来驱赶马蜂;若没条件,则要求助专业的人员前来清除。

生活中,一旦被马蜂蜇伤,该咋办?对此,邹维建议,被马蜂蜇伤后,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还可用冰块敷在蜇咬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值得提醒的是,被蜇后无论症状轻重,都建议到最近的医院治疗检查。扬州去年就曾出现过一个案例,一男子被马蜂蜇后没多久,就昏迷不醒差点丧命。

【新闻链接】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蜇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来源:扬州晚报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