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物业路,且行且珍惜
出生于70年代的我,谈起时代赋予我的定义,多会想起诸如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等形容词,那种踏实是岁月留下的课题,如同雪后留下的脚印,来的真实,来的淡然。没有浮躁社会给予的张扬浮夸,没有7分力气追出10分结果的好高骛远,没有LV挎包满街跑的虚荣奢华。走在变革时期的我们,在这条路上慢慢前行,且行且珍惜。
梦回1999,不悔的选择
人生总会面临诸多的选择,回首昔日,加入物业管理行业更像是我许下的一份“诺言”,时值行业发展起步的初期,市场认可度的微弱、行规法纪的稚嫩、职业素养的缺乏、业主接受程度走低等因素,成为行业发展需要面临与攻克的难题。而我对这新兴的职业更是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但成长经历赋予的坚韧成为我走下去的动力,心中一直默念“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与它结伴而行,无论结局怎样,至少我们风雨兼程”,这样的信念伴随着我的职业生涯。
困难与阻碍如约而至,远比想象中的要棘手。那年身为统计兼收费员的我,面对四级管理群体的服务任务,已然做好应对工作难点的心理准备。然而,由于业主对新兴行业的不理解,导致缴费意识淡薄,遇事态度蛮横刁难,行为抵触亢奋,再加上销售前期历史遗留问题累计叠加,形成拒绝物业服务群体的拉帮成队统一战线,如滔滔洪水般卷集而来,对于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我,有些许愕然,未曾有过的工作压迫感与行业距离感,伴随着那时的空气凝结在初春的傍晚。
然而,这个行业发展的脚步未曾放缓,也不断提升着我的意志境界。记得那时,伴着星辰入户,月光倒映着的影子依稀可见,热情的我微笑着碰到的却是一扇扇打不开的门,其实这就是通往业主的“心门”。业主因为种种因素与物业服务企业产生嫌隙,使他们带着负面情绪与不满,但我坚信,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将这一扇扇门打开。无数次的误解,无数次的拒绝,我懂得了坚强,学会了安抚平息他们的情绪,耐心倾听,细心地讲解,我诚恳的态度与全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业主的认可,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回想当年的场景可能不会一一复述回忆,但那份艰辛与心酸始终铭记我心,赋予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鞭策,继续向前努力。
记得那时,物业公司接到房地产销售部门关于即将进行产权证前期手续办理事宜的通知,公司委派我到现场与该部门联合办公并配合其整理相关资料,以借此项工作达到与业主零距离接触,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使其认可物业服务从而缴纳物业费。工作中,我遇到了拍案惊起的愤怒,遇到了面红耳赤的争执,遇到了行为过激的冲动,但我始终未曾退缩与放弃,带着一种责任坚守在岗位。通过努力,我们的业主懂得了理解,学会了接受,我们逐渐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将物业管理这个概念灌输到了他们心中。那次我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也恰恰是在那时练就了物业管理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从单一的小砖楼到混合业态项目,从初入行业的懵懵懂懂到经验累积的一步一印,我用了9年的时间,这9年浓缩了与这份行业的相互融合与默契,伴随着自己青春岁月的流逝。抹不去背后的艰苦,擦不掉收获的喜悦,说一声:“感谢”,感谢这个行业规划我的职业道路,赋予这份工作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如同梦回1999,选择依旧不变。
踏足2008,积淀的飞跃
2008年,时值物业管理快速发展的当口,有了数量的积淀,完成一次质的飞跃也就水到渠成了。首次担任梅江高档住宅项目第一负责人的职位,面对未曾触碰的工作职责,肩负着未曾担起的工作使命,我欣然地接受挑战。借助新物业管理条例出台的契机,将固有的行业知识与思维重新洗牌与筛选,推动管理与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这些为我成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充实的“养分”,使我在物业管理轨道上有序的奋进前行。
物业管理根据项目性质和目标客户背景的不同,在创建品牌时,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作为一个决策者要对全局进行准确地分析。根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管理水平锁定项目管理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服务品质为己任,以追求客户满意为目标,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围绕业主和使用人为中心来开展多样化、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定期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最终实现社区共建共管。
工作中,我们将项目团队建设、品质提升、客户维系、经营跟进等问题作为不断进行研习的课题,这一课题不能仅仅用线性思维将执行与管理混为一谈,而是要考虑到管理的整体性。首先团队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是目标实现的基础。要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在公司整体培训体系下完善一套项目内部适用的培训体系,明确目标,以目标为行为导向,明确任务和职责分工,执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好员工关怀,加强梯队建设,使团队具备战斗力、竞争力。打造实力团队铸就服务品质。“品质服务”体现在服务主动性、超前性与积极性上。执行首问责任制,实行了一站式服务。加强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的维修、维护、保养,加强环境和秩序维护,用专业的技能建设舒适温馨的社区环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理解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客户需要,力争超越客户需求,从而提升客户满意指数。
更新的工作方向与目标,将我提升到了不一样的高度和平台。我认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至少应具备“五大杀手锏”——思维更新与知识储备、服务意识的融合宣贯、整体协调与沟通能力、执行贯彻水平的维持、综合管理经验的累积。而作为管理者与执行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敏锐的管理“嗅觉”,从自己如何出色的完成任务到团队整体推进的执行思考,从固守本职岗位的恪尽职守到涉猎多部门综合知识的考究,从优秀的个人服务意识养成到全区客户关系的维系,这些跨越式管理能力的叠加跟进,不是靠信手拈来的纸上谈兵,而是靠实操钻研的刻苦磨练。
回首过往,有着诉说不完的记忆支点。每次入户回访的倾心沟通,传递的是一份工作的肯定;每次员工大会的讲说分析,反馈给我的业主对我是一份工作的信心。小小办公桌堆积的文案册与计划书,承载着大大的使命感与荣誉观,看着朝夕相伴的行业蓬勃发展,文明祥和的社区井然有序,我的“二次创业”获得一声欢呼,欢呼这14年的坚持,这14年的努力,这14年的突破,这14年的蜕变,这14年的沉淀。这种欢呼久久回荡耳边,或许洗尽岁月铅华的暮年,仍旧能让我觉得振奋人心。
起航2013,大道同行
人总是在挑战中迸发出无限的潜能,面对成熟稳步的园区,我没有继续手握战果,而是决定接受另一个挑战。
从倡导经典服务的开始,有了创建和谐园区的铺垫,历经共建共管的磨合,完成品牌树立的成熟。我拿出了最初入行的那份冲劲,亮出了积淀过后的那份成熟,弹出了成长过后的那份从容,实现一次次的自我蜕变。天津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天津市市级安静社区,天津市河西区平安社区,集团优秀经理我不在乎这些荣誉带给我的光环,而更多的是看重取得荣誉的过程,审时度势的自我剖析始终伴随着我的职业进程。在这一轮管理周期,我重新对物业管理概念进行梳理释义,对服务意识形态进行形式扩充,完成现场品质提升的实效举措,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树立了业主的“主人翁”意识,将客户关系维系与共建共管建设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我虚心求教的业务答卷。
时光如梭,我与这个行业已结伴同行14年。步入2013年的时候,我们一同面对契机,速度与步伐是大踏步的,机遇与挑战是严酷的,转变与继承是可持续的。同时对于隶属集团的物业服务公司来讲,面对永泰红集团第三次创业的契机氛围,融合“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生新方向,以民之所望为施之所向,努力践行集团向健康养老型物业管理模式步伐的扩充,加快“促进转型稳定经营、提升品质降低能耗、加快品牌升级”的变革已刻不容缓。项目应围绕“主营业务稳步提升、副营业务多元化拓展、降低能耗”的管理主题,持续奉行“立责于心、履责于行”的工作信条,为此次创业与转型助添动力。
忆往昔,雄关漫道真如铁;待明日,长风破浪会有时。我坚信,我国的物业管理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呈现出法制化、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怀揣物业管理人的梦想一起畅想中国梦。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74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445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7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486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847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536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782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55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76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