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而变,创新行业培训模式

中国物业管理 2012-06-01 08:00

行业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

2007年至今,物业管理人才培育缺乏规范机制,行业人才素质有待提高,行业人才培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笔者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管理行业三个角度、六个方面分析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学历教育不能满足行业人才培育的长远要求

最近,从“巡礼国内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专题调查的58所物业管理院校中显示,全国全日制设置物业管理本科教育的有5所,全年毕业生不到300人,专科及高职院校53所,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估计也不到5000人,而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已超过600万。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全国全日制物业管理学历教育缺乏深厚的人文基础,目前课程设置还是过于注重“术”的层面,过于理论化,缺乏实操性,许多企业招聘时不看重是否是物业管理科班生。

行业人才知识结构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住宅物业服务延伸到写字楼、医院、工业区、学校、城市综合体等,从市场化物业服务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已覆盖到不动产的绝大多数领域。同时,对物业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也在“扩容”,比如要具有资产管理、设施管理、物业不动产经营、高端设施设备专业技术等等。

企业内训难成体系不能满足人才综合素质提升要求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企业培训经费投入越来越少,为此,许多企业寄希望于通过企业内训解决人才培育问题。不可否认,企业内训有其不可替代性,但其局限性也非常突出,一是视野窄,比较封闭,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无力开展有效的培训。二是缺乏市场评价,对于培训效果难以做出正确的评判。三是容易出现“近亲繁殖”,培训效果不理想。

传统面授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区域化经营发展需求

目前,许多品牌企业已实现全国区域化经营,还有一些企业是跟随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立区域公司。不同地域、不同物业类型、不同的地方法规对物业管理的要求差异较大,如何对区域公司员工实施快速有效的培训?仅仅依靠传统的面授培训模式难以解决,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各区域公司往往要执行地方法律法规,对师资知识面要求极高。

培训力度锐减不利于解决人才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

《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业协会“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和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由于缺乏行政监管,行业培训力度锐减。物业管理师师资格考试从2010年正式考试至今也迟迟未能实施注册,物业管理师证书到底该如何使用受到质疑,影响了行业参与培训的热情与信心。

培训机构恶性竞争不利于解决培训市场规范发展的问题

2007年至今,由于缺乏行政监管,物业管理培训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普遍存在。社会上许多民办培训机构采用低价竞争,虚假宣传,甚至是卖假证等行为,导致物业管理培训市场竞争无序,鱼龙混杂,培训品质无法保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专业培训机构,我们深感无奈。

创新行业培训模式

针对物业管理行业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因势而变,创新行业能力培训模式,根据不同的岗位任职能力需求,设计不同的培训产品。

物业管理高端论坛专题研讨,开拓企业高管宏观经营决策能力

针对物业服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策划物业管理高端论坛专题研讨,重点研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难点问题,包括国家、行业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动态、成功案例及经验教训,帮助企业高管开拓视野,提高宏观经营决策能力,促进行业沟通与交流。例如:5月10日,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学院和长城物业集团共同承办的《IT系统对物业管理行业升级的战略意义及影响》专题研讨班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27家企业近300人参与了本次培训。

项目经理沙盘推演培训,全面提升项目经理执业能力

2009年3月,学院在全国首次推出物业管理项目经理执业技能沙盘推演培训模式,该培训项目的最大特色在于实行分组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学习小组共同选择沙盘推演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编制物业管理方案,专业指导老师分组指导;二是围绕项目运作核心内容进行专题实操课程面授,师资由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知名企业高管、院校教授及律师等组成,课程设置项目预算、成本管控、品质管控、团队建设、现场管理、典型案例分析等十多个专题;三是理论知识考核与学习成果结业汇报。学员将沙盘项目物业管理方案通过PPT演讲的形式向专家评委进行现场汇报,评委现场一对一点评。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已在广东省成功举办50余期,并且成功与多家大型物业集团合作办班,包括与全国物业管理百强企业绿城物业集团、北京首开集团、长城物业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成功合作,培训效果得到企业高度认可。真正做到了学员满意、企业满意和行业主管领导满意。不仅学员自费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50%,而且老生推荐新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该项目也得到了广东省建设厅的认同,2010年12月(粤建房函〔2010〕700号文)已正式将项目经理执业证书纳入广东省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准要求。

专业主管现场实训,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实操技能

物业项目专业主管是指绿化、清洁、设备、安全、客户、品质财务主管等一线管理岗位,对于专业主管的任职能力,除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以外,更要懂得实操技能。专业主管的专业技能水平某种程度决定了物业项目现场管理的品质。学院通过大规模现场调研广泛听取企业需求意见后,针对专业主管培训采用现场实训培训模式,要求师资必须同时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例如:对绿化主管的培训,首先在课堂上进行绿化管理基础知识、苗木养护、病虫害防治、绿化机械操作等专业理论知识讲解,然后组织学员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培训,让学员亲身体验操作程序。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也体现了专业课程实践性特点,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专业主管受聘到企业就能直接胜任主管岗位。而对于专业主管的培训师资也将有不同的要求,师资必须同时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

网络在线培训,顺应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

不管哪种面授方式,企业都会面临师资培训能力差异、投入成本较高、学习时间受到限制、人员难以组织、考核程序繁琐等问题。如何确保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课程,而学习又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着IT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在线培训将成为行业人才培育主流,逐步替代传统的面授模式。

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网络学院项目部,专题研讨物业管理行业网络培训模式,拟在今年底推出网络在线培训系列。总体设想是建立中国物业管理网络学院,委托专业机构在全国开发物业管理e-Learning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包括:培训学习管理平台、在线考试系统、多媒体培训课程、学员论坛等。学院将整合行业最优秀的师资和企业资源,将网络学院根据物业项目类型分别设立若干个网络分院,例如:写字楼管理网络分院、工业区管理网络分院、医院管理网络分院等,与全国最知名的标杆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同时,开发学员交流论坛学习平台,讨论行业热点问题,由学院在后台建立知识库,汇总整理行业观点,为学员提供解决方案。

网络学院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不需要再专门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去开发培训课程和网络平台,也不需要设置专人管理与维护,只需要支付极少的费用购买若干个学习账号,就可以享用行业最好的课程和师资,这将为全面提升行业人才素质,降低企业培训投入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系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院长助理、

深圳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

编辑:谢罗群

收藏
下一篇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