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房山抢险救援纪实

中国物业管理 2012-08-01 08:00

■本刊记者/杨艳利

“听说房山那边损失比较大,问问具体情况,看能不能对口支援一下。”

7月23日周一早上8∶00,北京物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北物协”)宋宝程秘书长接到周星会长打来的紧急电话。此时的他,正在住建委开会。

通过物业服务指导中心的王颖主任,很快与房山物业科科长于海峰取得联系。一个小时后,得到的答复是,7月21日的北京强降雨使房山区成为重灾区,碧桂园、绿城、北潞园、加州水郡、瑞雪春堂等五家高层小区因雨水倒灌面临险情,小区地下车库最深积水达5米,配电室、二次供水、电梯等设施设备无法启用,抢险工作陷入困境,亟需抽水和消杀方面的协助。

“同意协会成立行业应急支援抢险队,回去准备吧,我们给领导汇报一下,中午也赶过去。”王颖主任当即决定。

高温下积水将带来疫情,救援任务刻不容缓。

“捐活儿”可以,捐款不行

11∶00,开完一个短会,协会全员马上投入抢险队的紧急征集中,向常务以上理事会员单位发起号召,政府抢险机构水泵不够用,呼吁北京物业同行抽调水泵,自驾车尽可能多的带上水和食品,对口支持灾区单位。

“自愿、自费、自我保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自行安排。”宋宝程秘书长在电话里小心翼翼,希望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在强人所难。毕竟,出车出人出力出设备,哪个都需要成本。

截止到13∶00,16家骨干企业积极响应协会征集令,并做好人员及物资准备,随时待命出发。有一些企业本身是住宅项目,同样损失惨重,有心无力。也有一些企业,管理的是写字楼项目,不具备相应的支援条件。

“我们能捐款吗?”很多企业问。

“捐活儿可以。”宋宝程秘书长委婉地拒绝。

13∶30,北物协向16家企业发出出发通知,各企业开始向指定地点——六环路良坨出口集结。反应最快的是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公司,第一个到达集结点,他们在准备好之后便先行出发,他们知道,奔着房山大方向,准没错。郭彦利处长、王颖主任、宋宝程秘书长也先后到达,协调抢险队与房山项目的交接。每到一支救援队伍,都由一家房山项目接走,北物协负责统计,一切都有条不紊。

15∶30,天岳恒作为首家抢险队伍,进驻北潞园小区开始作业。

16∶00,北京金罗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驻瑞雪春堂开始作业。

16∶10,北京普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入驻绿城开始作业。

......

截止到17∶00,16家企业,95名作业人员,分乘20辆救援车,携带38台水泵1台发电机全部到达指定现场工作。北京网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派出工程抢险车,北京首欣物业管理责任有限公司自带了发电机,北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科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物业服务企业特意为此求援活动紧急采购了几台水泵。大家抽调的都是公司最好的专业人员,其中,北宇派出的是曾荣获全市表彰的抢险二分队,并在需要时又紧急购置了一台发电机现场支援。

“能明显感觉到,那些本身预案机制做得非常好的企业,反应快、准备全,他们会统一服装,准备食物和应急药品,对将要面对的现场有足够强大的掌控力。”宋宝程秘书长也不由感叹到。

“我们是来帮忙的,别给人家添乱”

抢险队进入房山之后,一律接受房山物业科的统一协调,由入驻小区的项目经理指挥。以企业为最小单位,由专人代班,代班人与秘书处随时联系。每个小区都由北物协人员驻场,以方便当地物业、抢险单位与秘书处之间的联系。北物协要求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们是来帮忙的,别给人家添乱”。

抢险队到达当天的23∶00,绿城、瑞雪春堂、加州水郡项目的抽水清淤工作基本完成。北京中湾智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果志东、张北、刘跃林三个小伙子发现加州水郡的电梯底坑需要技术支持,二话不说又上前三下五除二处理完毕,干脆利落。

加州水郡的物业经理非常高兴:“小伙子不错,真不错,能抢险,还专业!”

碧桂园受灾最为严重,小区共44栋楼,其中回迁房30栋为多层,商品房为高层,共14栋。小区内最高时水位为1.2米。到7月23日下午,所有地下室和车库全部返灌水,存水量保守估计为8万立方米。这个小区北临哑巴河,西临市政路,东临铁路,地势低洼,加上大面积的地下室和地下车库,还有市政水倒满回小区,所以积水严重。

“量太大,又遭遇当时连续下雨,觉得水怎么也抽不完。”宋宝程秘书长说。

针对碧桂园小区的受灾严重情况,7月24日上午9∶00,在物业指导中心的协调下,又有7家企业调集27人10台水泵进行紧急增援。

7月25日至26日中午,又有1家企业进驻碧桂园小区。

截止到7月26日中午,北物协支援房山抢险队24家企业共计出动人力179人次,调集水泵73台,发电机2台,出动车辆38台。

7月25日、26日,网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世纪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科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宇物业服务公司、外交人员服务局等六家首批支援企业的抢险队伍在对人员进行调配后二次进驻碧桂园现场。首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抢险人员完成任务回去的路上,被告知需要借用一下他们的大功率水泵,几个人马上折返,投入新一轮的救援。

所幸的是,在连续72小时的抢险过程中,工作紧张有序,没有出现一例事故。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

“亟需建立长效的应急机制”

纵观此次整个行业的受灾情况,灾区的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有的连最基本的防汛设施都没有,导致车库倒灌,地下室被淹现象比比皆是。灾难过后,由于停水停电,有的公司没有抽水设备,或者没有燃油水泵,救援工作无法展开,人为扩大了灾害带来的损失。这次在房山抢险过程中,最让诸多企业们力不从心的正是泵的功率不够,多数企业又只配备了电泵,施救工作受到很大限制。

也有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实力不足,无能力管理自身项目,平时没有问题时应付尚可,在大灾难面前,人力、财力和物力严重不足,加以平时管理本身就不到位,有很多欠帐,水灾后全部暴露出来,造成业主损失甚至集体维权在所难免。

北物协就受灾情况随机对60家(一级、二级、三级资质企业各20家)进行了电话询问,回复的54家企业中有损失的24家,损失部位主要为地下室、车库、公用设施设施和屋顶;无损失的30家;全部项目投保公共责任险的有25家,部分项目投保的有6家。

当然,灾难的造成,规划、市政等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和物业服务企业灾难意识薄弱,平时履责不力,应急预案执行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可以明显感觉到,我们这些企业中,有完善的预案和应急机制的廖廖,我们可以救一时,但不可以救一世。我们整个行业,亟需建立长效的应急机制,尤其需要一支长效的应急抢险队,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培训,以备不时之需。”宋宝程秘书长如是说。

“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北物协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物业处、物业指导中心直接领导下,与房山建委物业科的同志一起组织了规模较大的义务跨区域援助行动,这些物业人以实际行动为物业管理行业做出了表率。请问那些天天喊着维权的、自治的人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7月23日,一个年轻的物业人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维权人的不满,认为他言语偏激,有挑战性,充满戾气,需要锤炼。

有人质疑,物业服务企业不是用税金供养的,而是业主的物业费雇请的。有哪些物业服务企业有额外的备用人工?如果抽调小区物业员工,对这些小区的业主难道不是一种侵权行为?物业人放弃本职,征求小区业主们的意见了么?业主们同意后再行动,如何?如果在去救灾的时候,所服务小区出现应急情况,如何应对?如果业主们追究起来相应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这些问题似乎与人道主义冲突,但不值得深思么?

也有人质疑,公私分明至关重要,救援的资金、设备归属应划清,拿别人的钱救灾,占用服务雇主的工时也不妥,至少应告知业主,经得业主同意让渡物业服务用于救灾,物业善心可嘉,但与业主沟通程序不可少,应公示占用业主什么设备、多少工时,核算为多少物业费,出力时也要告知公众这里也有业主的善心奉献。

物业人,也对此纷纷回应:要是因此对服务的小区有些怠慢,也请大家原谅了。当然,我们会尽力做到正常服务和抢险救灾两不耽误。灾难面前,我们需要保持心灵的柔软。

有一个媒体同行,也说道,物业管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行业,从非典、雪灾、地震到暴雨,举凡事关民生的大灾大难,包括涉及国家大事的如奥运、世博等等,您都能见到忙碌的物业人身影,这是物业这个行业对于国家社会的默默贡献,只是当前由于诸多原因,业主们还不了解,或者说因心里有情绪而不愿去承认,所以加强互信建设是当务之急。

这场争论与微博上的诸多争论一样,在大家真刀真枪亮明观点激烈争论甚至伴随一些口不择言之后偃旗息鼓。却留给我们比灾后反思更多的思考,业主维权人对物业人的质疑依然存在,争论随时都可以再起,积怨亦可能不断加深,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只是希望这个行业多一些和平和团结,少一些责难与牵强,在并肩而立齐力抗争中找到何去何从的方向。

宋宝程秘书长对此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关于这次跨区支援,因为属于应急工作,确实没有考虑得很周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互谅互让最为重要。从业主角度看,物业服务企业去支援别的业主,是否动用了他们的物业费,是否应征得他们的同意。我认为,主要看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因此耽误了本小区的正常工作,是否要求业主多支出了物业费。否则,这些质疑是否有些狭隘?况且,你支援了别人,在你受灾时,别人才能来支援你,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不正是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具体体现吗?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碧桂园工作了四天三夜,业主们对我们的援助工作十分漠然。物业服务企业由于服务不到位时,报纸电视网络微博一起上阵,口诛笔伐,兴师问罪的大有人在,谁都可以上来骂一通。可当我们行业跨区无偿援助时,怎么大家都沉默了呢?作为一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不批评就是表扬吗?

所以,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沟通最为重要,让我们在一起静下心来,少一些埋怨,多一份理解,毕竟,我们共建的是您的家园;毕竟,在灾难面前,大家一样脆弱与无力,是命运共同体。”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