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企业的发展,向左还是向右?

现代物业杂志 2016-03-18 12:09

物业服务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自给自足,上世纪90年代的物业管理出现,到2000年电子设备在业务中的使用,2005年开始尝试互联网化,2010年移动互联网技术进入到了物业业务领域,到现在2015年全面开始“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与物业的业主都一直经历着发展与变革,其实,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向前是物业信息化的传统时代,向后,进入了一个新IT时代。

在这样一个物业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有些物业管理企业走在了前面,开始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企业发展红利,有些物业管理企业随着大潮而动,正逐渐感受着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当然,还有大量的物业管理企业仅是刚刚开始接触信息化,无论处在哪个阶段,物业管理与信息化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需要我们能清楚地了解信息化对于物业服务的重要性。说到“互联网+”,这是个热门话题,物业服务作为传统行业现在已经靠近和拥抱互联网了。要想更好地与其结合,首先我们应当理解“互联网+”的含义,从我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含义有四个主要方面。

一、“互联网+”是加,更是乘

说互联网是加法大家都已经很理解了,其实,更有效率的加就是乘了,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能够提升物业基础服务的规范性和标准化,进一步就可以让物业公司的业务更有效率。比如,以前领导想要看到各个项目处的经营情况,需要每个项目统计自己的数据,然后汇总,最后再提交给领导,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现在,通过物业业务系统,领导只要打开电脑,各个项目的经营数据一目了然,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在方方面面让物业公司的业务更有效率地提升。

二、“互联网+”让商业回归本质

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讲,最本质的核心商业就是提供服务,现在的行业大趋势,需要我们回归服务的本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物业企业将基础服务做得更好,例如,物业企业最核心的两大业务是财务缴费与客服维修,通过物业管理系统,将这两方面的业务全面地流程化、规范化、高效化,以此对业务呈现更好的基础服务,回归到物业企业的商业本质。

三、“互联网+”再造产业想象空间

产业就是指相同属性的东西集合到一起,物业服务本身就是一个产业,产业的想象空间需要传统企业和信息经济结合,结合得越好就越能够获取产业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对于发展中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讲,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将技术手段与业务结合将有效助力我们把物业服务市场的机会变成企业的机会。

四、“互联网+”一切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

这里说的“互联网公司”是带引号的,不是说未来物业管理企业会变成BAT(百度、阿里、腾讯),而是说一切公司都可以运用互联网IT技术,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与互联网IT技术相关的一个重点就是数据,未来只有两类公司,有数据的公司和没有数据的公司,数据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讲很重要,要保证业务和社区数据的安全,是我们要重视的,也是一种责任。

“互联网+”时代下物业企业的创新困境

“互联网+”为物业服务行业能够带来改变与创新,但是涉及改变与创新就势必会面临困境与挑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物业管理企业有几个必须要考虑的创新困境。首先,地位约束。大量的物业管理企业依靠原来的业务模式,能够生存,也有很多物业管理企业具备一些传统的优势这往往成为互联网化的约束,不愿意打破原有的模式,因循守旧。

其次,战略失察。如前面提到,很多物业管理企业已经充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开始享受红利,但也有大量物业管理企业仅刚开始接触甚至没有接触信息化,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同行们都已经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竞争力,但有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战略性失察会带来企业发展的阻碍。

再次,人才匮乏。作为传统行业,物业管理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人员虽然多,但是往往缺少高素质的人才,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人是实现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是需要解决的。

最后,组织拖累。物业管理企业的组织架构大多是传统的层级架构,沟通效率低下,模式传统,这样的架构往往会拖累业务发展创新的步伐,需要针对新的业务发展进行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与支撑。

“物业+互联网”给物业带来价值

物业管理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想要持续地发展,就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必须解决创新过程中要面对的困境。如何去做呢?要走一条“物业+互联网”的道路。“物业+互联网”的本质是物业服务企业,运用移动互联、云平台等新技术,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降本增效,升级物业核心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整合社区周边资源,寻求创新的多元营收渠道,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品质的物业服务。

简而言之,“物业+互联网”就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一定要先提升物业的基础服务能力,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此得到业主的信任,然后就可以基于社区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社区模式。

“物业+互联网”的逻辑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真正价值有三个方面

一、提升物业基础服务的能力

基础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在与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首先,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物业云(数据中心),所有的社区、业主和经营数据全部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里面,然后通过物业企业的业务系统,对物业企业的业务体系提供全面的支撑。

比如,针对业主的服务,能够实现财务缴费、客服维修、综合管理等。针对公共区域的服务,能够实现设备的巡检管理、能耗管理、绿化和保洁管理等。针对企业内部,能够实现资产、库房、合同、即时消息通信等管理。同时,面向管理的所有社区,能够实现领导简报,实时汇总各个项目处的经营数据,供领导决策分析,以此形成分项运行、统一管控的模式。

如世纪金源集团,全国范围管理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业主数量超过50万人,世纪金源服务着大量的业主,这就要求物业企业必须提供标准化、高效化的业务流程,因此,世纪金源通过搭建自己的物业云实现对物业服务的支撑。通过领导简报的汇总大幅度提升业务效率,以前需要几天完成的经营数据汇总工作,现在领导随时可以看到,通过信息化助力世纪金源物业的快速发展。

二、实现创新增值,构建轻模式智慧社区

随着行业趋势和新技术的发展,现在物业越来越多地将“智慧”的理念融入社区,以此作为增值创新、多元渠道经营的切入口。但“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考虑到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阶段与营收情况,大多数物业企业应该以信息化手段为切入,用低成本、见效快的“轻模式”来建设智慧社区。

“轻模式”智慧社区需要搭建两个核心平台,一个是社区的服务平台,另一个是社区的生活平台,前者要实现对社区基础服务的技术支撑,后者的目的是为业主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也就是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商业的商业平台。两个平台一定要在后台打通,不能将社区的商业与社区的服务割裂,没有核心的基础服务,就没有实现商业的基础。

如乐生活智慧社区投资有限公司,前身是京汉物业,很早就开始通过信息手段来打造“智慧社区”的全新理念服务社区。在物业管理部分,乐生活打造了“远程实时监督体系”、“日常业务标准化体系”和“数据实时分析体系”,通过这三大体系全面保障了高品质的物业基础服务能力,得到业主的充分信任。

同时,乐生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手段,业主通过手机拍几张图片就可以报修,物业服务人员的手持PDA终端马上就可以收到报修请求,服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带上工具就可以去给业主服务了,以此,让服务人员任务明晰,责任到人,同时让业主时刻通过“智慧”的手段体验乐生活给社区带来的优质服务。

三、让未来无限可能

“物业+互联网”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将“智慧”融入服务、融入社区,实现“智慧物业”、“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组成单元,当需要与政府或智慧城市的相关理念结合时,就可以平滑地过渡与升级。

在“物业+互联网”的逻辑下,智慧社区要形成一个IT的生态,能够实现线下与线上的结合、服务与技术的结合、营销与体验的结合,更要充分利用资本的关注。截止到2015年物业行业有2家港股上市的企业(彩生活、中海物业),6家新三板上市的企业(东光股份、开源物业、丹田股份、华仁物业、索克物业、城投鹏基),同时还有多家物业管理企业正在为上市做准备。这些上市的企业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基础服务能力、新技术的应用和社区入口经济,这都是给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借助资本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助力企业自身发展,因此,“物业+互联网”更提升了物业管理企业的价值。

物业企业到底向左还是右?要利用信息化提升自身价值

“物业+互联网”是现阶段物业管理企业可以着重依据的发展逻辑,一定要将做好社区的基础服务作为物业公司的首要任务,这是物业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的前提。在这样的思维下,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基础服务,实现增值创新并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物业企业的发展到底向左还是向右?靠的是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信念与努力,只要物业管理企业能够踏踏实实地向前,步步为营地发展,就一定能迎来物业行业的春天。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