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可行性

现代物业杂志 2016-11-08 11:54

从重庆工程学院学生承包校园保洁服务案例和南昌大学学生校园自主保洁案例分析,所谓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关键在于局部还是整体实施。从事实案例上看,重庆工程学院推行的部分校园保洁承包给学生,试点成功,但不表示在全面推广后都能取得成功。而南昌大学是全面推广学生校园自主保洁,之所以失败,在于一步到位而导致全面失控,但也不表示不能在局部领域试点取得成功。

校园物业管理,首先涉及物业管理的概念,服务内容包括保洁、绿化、维修、保安等,高校物业还涉及大物业和小物业的概念。一般高校都会把学生公寓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而把包括学生公寓在内的物业管理,往往称之为“大物业”。南昌大学把学生公寓内的保洁也推给学生自主保洁,可想难度之大。而校园保洁是校园环境管理的一部分,校园环境包括保洁和绿化等。校园保洁又细分为室内和室外的保洁。室内保洁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公寓楼、楼堂馆所等。室外保洁包括道路保洁、广场保洁、运动场保洁、绿化保洁等。因此,从理论上讲,从保洁的某一局部领域实施是可行的,但要全面推广实际操作难度太大,可行性比较小。

类似重庆工程学院和南昌大学如此大规模学生参与的保洁承包项目,持续性是不稳定的,难以在高校全面推广。要解决类似大规模学生参与的校园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稳定性和合法性。比如如何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如何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如何确保用工的合法性,以及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绩效问题。

下面我们仅仅从校园保洁这一局部领域来展开分析探讨。

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标准

自从1999年全国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各个高校后勤物业保洁的要求已经有了质的改变。首先校园环卫工作的概念已提升至校园保洁,执行的是动态的、立体的、长效的保洁标准,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天扫几次地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时时刻刻保持整洁。简单地说,只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都应该是干净的。道路上无垃圾、无沙粒、无污质、无积水等,楼道内还要求无灰尘。楼内的桌椅板凳、窗台要做到无灰尘、无污质,门窗玻璃都要透明无痕。这样的服务标准并不是一个学生“看两下,做两天”就能达得到的。这样的服务标准一个全职的保洁员也要半年甚至几年才能真正地自觉做到,才能把一些保洁工具与技术运用自如。

时间问题

学校后勤保障都是以学校教学为中心开展的,俗话说“教学到哪里,后勤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每个班级每天的排课时间都不一致,每天的课有多有少,而且时常还有临时调课的。因此,一个岗位实际要几个学生来共同完成。而且每个学期都有些特殊的时间,比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节假日、各类考证、班级社团集体活动等,这些都会导致每天有调休换岗的情况,都可能出现集体性集中请假的情况,并出现无人顶岗的情况。

教室问题

大学不像中小学一样,每个班级有自己的固定教室,可以轮流值日。无固定教室,临时申请使用教室也很多,导致流动性很大。如果信息交流不对称,就会出现保洁疏忽和混乱。

责任心问题

之所以说责任心问题,并不是说大学生没有责任心,而是一些客观原因会导致大学生承诺无法兑现而又难以追责的问题。由于课程安排导致时间差的原因,一个岗位实际要几个学生来共同完成。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人在做,对服务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各不同,光拍几张照片就能完成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确保考试通过对学生而言是天大的事,请假复习“临时抱佛脚”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学生这个时候不会为了几百块钱而不顾考试能否过了。我们也曾经推行过学院班级绿化养护责任区域,不给钱但算素质拓展分。一开始学生热情很高,参加拔草的人挺多,几次之后人就少了,真正在做的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大部分在聊天在看别人拔草,消磨时间拿拓展分。我们也曾尝试过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可几乎没什么学生来应聘。

岗位问题

有很多同学碍于面子不太愿意去做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保洁工作,尤其是厕所的活,又脏又臭又累。保洁工作时间,一般早上最迟6:30就必须到岗工作了,否则就难以完成任务了。而室外道路保洁要更早了,有的要5:30,如果前一个晚上下过大雨,那就要更早来了。而且要不停地扫地1-2个小时,我们全职的保洁员干完一圈,衣服都要湿透,很多学生是很难适应这么高强度的工作的。

合法性问题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是后勤服务的对象,相当于顾客

让学生参与物业保洁,相当于是顾客参与服务,理论上讲是可以节约管理成本的。好比自助餐厅里自助服务,让顾客自己动手挑选食物,吃完自己把餐盘拿到指定位置去,这样可以减少服务人员,顾客也可以享受更低的餐费。但现实中能否降低公寓住宿费呢?

经营资格

学生社团或者学生会组织,作为非法人实体,能否承包校园物业项目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学校后勤的物业管理都是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才能获得物业项目,实现财政国库支付,更何况学生组织?

用工风险

对承包项目的学生而言,实际用工单位是后勤物业。无论是采用不定时工时制还是综合工时制,事实用工情况的存在,按照《劳动法》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相应的法律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学生未毕业能否签劳务协议,“五险一金”要不要交,商业保险要不要交,产生纠纷如何协调等。

效益问题

协调能力

几百人参与的一个项目和团队,需要有很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由于存在严重的人员流动性问题,日常管理中队伍稳定性不够,而且每年甚至每学期都有大量学生要轮换,所以说,无论是物业中心也好,还是管理团队的学生干部也好,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协调,谁有这个能力?

培训能力

因为队伍的不稳定,要不断地进行岗前、岗中的业务培训,要集中一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培训,难度很大,单独培训更加不可能。由学生“传帮带”式地培训,服务标准和质量将更难以把握。

统筹能力

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参与后勤物业管理,没有学校层面的统筹和支持,要想持续良好地运行下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的,不可能为后勤物业的保洁而调整教学计划等。

从重庆工程学院学生承包物业项目的工资账面上看,让学生承包或参与物业保洁,可以节约一部分资金,但实际上隐性投入的精力、财力和物力远远超过产出的效益。比如保洁工具、学生福利(手套、帽子等)。

因此,一些对保洁要求不高的区域,比如绿化保洁、广场保洁、道路保洁,可以让学生参与,但是前提条件是学校对校园保洁要求不能太高。保安是高危岗位,让学生去做不合适。如果学生不作为,那纯粹是摆设;如果学生负责,执勤过程中起冲突或在抓捕小偷等行动中,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或死亡,那是得不偿失,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设施设备维修、房屋修缮、绿化养护等岗位都属于一些技术岗,学生更加无法参与。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6年第10期/总第371期)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