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绿化带惊现城市地画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初冬时节,在长春一些街道、立交桥、公园的绿化带里,出现了一幅幅新颖别致的“城市地画”,吸引了不少过往市民的目光。远观,各式画像、多姿色彩,给人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近看,染上了红、蓝、黄、黑、绿五种颜色的“地画”似由树皮、枝叶铺就而成的。
当地园林部门介绍,这些“城市地画”其实是各种有机生物体材料经加工、粉碎处理后铺设于土壤表面而成的有机覆盖物,它不仅能增加城市景观,还能起到吸附扬尘、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调节温度、抑制杂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
地面扬尘是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 “杀手”,特别在北方城市,入冬以后,气候寒冷,草木凋敝,行道树树池、路边、桥下等众多区域随处可见裸露地块,原本作为空气“吸尘器”的绿化带反而成为了“加尘器”。表面粗糙的有机生物体材料覆盖裸露地表,可以降低地表风速,吸附粉尘,减少尘源,灰尘通过雨水或浇灌渗入地下,不会再出现二次扬尘,改善空气质量。
有机覆盖物的保水性,可以减少绿化带内植物的浇水次数,覆盖在土壤表面达到一定厚度,能有效阻隔阳光对土壤的照射、冰雪对土壤的侵蚀,实现随季节调节土壤温度的功能,夏季降温,减少高温对植物的热害,冬季保温,降低霜冻和冰雪对植物的冻害。有机覆盖物隔离阳光的功能可使土壤表面杂草无法生长,它本身带有丰富的益生菌,加快土壤已生杂草的腐烂,降解后还能产生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肥沃土壤。运用在城市绿地,可有效减少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成本,避免草坪修剪机械等操作中对树木的损伤,提高植物成活率,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并通过对土壤的长期改良与保育作用,实现低成本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有机覆盖物绝大多数取材于城市绿化废弃物,国外,有机覆盖物达到15种,但主要是树皮块和碎木片两种。这些废弃物经过筛选,物理研磨、生物发酵、无毒害有机染色等几大加工步骤,成为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可循环利用的园林绿化环保覆盖物。美国、欧洲、日本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都应用了它。美国,还将这种覆盖物作为环保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有机地表覆盖物产业链。
我国早在2000年就开始尝试有机覆盖物的推广,目前,除长春外,还有新疆、山西、山东、湖北、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均广泛使用。如上海迪士尼园区、南京青奥会主干道、郑州碧沙岗公园的绿化带、行道树池内都采用有机覆盖物营造景观、改善生态、保育土壤。随着全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未来,有机覆盖物或许还会从城市绿化带、公园园林逐渐推广到校园、办公园、科技园、农业园、商业街区、住宅小区、庭院露台和屋顶花园里。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63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505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47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27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375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67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1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39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