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络策略与农城化社区居民融合服务

现代物业杂志 2018-06-07 08:54

社区网络策略在农城化社区居民融合服务中的尝试

社区基本概况介绍

所谓“农城化社区”,是指由原农村转化为城市的社区。此类社区以原村落为区域,世居村民在社区居民中占主导地位。[1]

荷坳社区属于典型的农城化社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其前身为荷坳村,具有近800年的历史,由于城市化建设和区域规划,改设为荷坳社区。现荷坳社区总面积3.93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民小组、1家股份制公司,建有原村民聚居的荷坳新村,也有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同时还有5家股份公司分管集体工业区用地。随着深圳城市化的发展,社区发展、建设了4个城市花园小区,包括乐城小区、城市公寓三号线、花半里和都会中央一期。社区总人口约3.5万余人,本地村民1,300人左右,97%的常驻居民都是外来人口。

2012年7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正式开始运营荷坳社区服务中心,安排4名专职社工和2名行政辅助人员进驻社区开展专业服务。

社区问题及需求分析

工作员进驻社区后,积极进行社区走访和调研了解社区的问题及需求,发现荷坳社区作为典型的农城化社区,主要问题是社区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疏远与隔离。这一问题影响着社区的长期发展和共融。这种疏远与隔离既指居民地域上的空间隔离,也指日常生活交流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等非空间的隔离。其具体原因如下:

社区居民活动空间呈两极化分布,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活动场所基本隔离

本地居民聚居在荷坳新村,新村内部拥有各类健身娱乐休闲场所,居住的环境舒适、宽敞;外地居民租住在村民的自建房,房屋经过改造之后,居住条件较差,人口密集,几乎没有休闲娱乐场所。而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除了房东与租客的关系之外,较少有其他互动和联系。

表1 荷坳社区网络介入蓝图

三、制定网络平台建设的重点步骤

以创建公共活动空间、提供社工专业服务、搭建社区公共参与网络平台三个步骤重点进行社区网络的搭建,以促进社区共融。(表2)

社工介入行动

表3 搭建基础性服务平台的具体实施内容

搭建社区公共事务平台:从社区居民共同关注的公共事务和问题,如社区安全问题、社区环境卫生问题、社区孩子教育和公共活动等入手,促进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联结和联系,推动共同行动与发展。(表4)社区公共事务的解决,有助于建立社区居民的联系。公共事务关乎每个生活在社区居民的具体权利和利益,尤其是一些日常的公共事务。因此以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居民共同利益的维护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突破本地与外地居民之间的界限。

表4 搭建社区公共事务平台的具体实施内容

搭建社区专项服务平台:以社区文化为纽带,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了解,打破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隔阂,推动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建立。(表5)通过专项服务,更进一步推动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了解。一方面,以文化为桥梁,打破了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文化界限;另一方面,以服务增进他们彼此的了解,促进社区情感的建立。

表5 搭建社区专项服务平台的具体实施内容

搭建社区公共参与网络平台

(一)服务目标:搭建多样化的社区参与网络平台,提升社区居民尤其是外地居民对参与和争取社区公共权利和服务的意识。

(二)服务策划:推荐社区居民代表(尤其是外地居民代表)参与社区议事平台及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

(三)服务实施

1、推荐社区居民代表(尤其是外地居民代表)加入社区和谐促进会、居民议事会、社区妇女代表大会等,为外地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平台。

2016年,工作员推荐9名社区妇女参与社区妇女代表大会,9名代表都是外地居民,其中有3名代表当选妇女代表大会执委,共同为社区妇女服务发声。同年,工作员推荐了5名社区骨干(包括退休老干部、社区全职妈妈代表、社区义工骨干)作为社区和谐促进会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包括为社区居民申请瑜伽、乒乓球、关爱老年人、布艺手工技能培训项目等服务类活动。

2、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搭建多渠道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

2014年至今,在各项服务的基础上,工作员积极挖掘和培育社区居民领袖,推动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运营,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做准备。截至2016年12月,工作员共推动6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备案与成立。这些社区社会组织的骨干成员既包含本地居民也有外地居民。目前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服务内容为组织开展常规服务、培育骨干力量、组织开展座谈会、协助社区开展各类活动等。2016年,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社会组织自发申请4个民生服务项目并自主运营,服务社区居民将近2万人。

服务评估及成效

评估方法与评估内容

根据工作员所观察的服务对象的参与情况及表现,评估服务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服务对象的反馈和改变,评估服务目标的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情况

从中心正式进驻运营至今,社区服务公共平台从无到有,共经历了4年6个月的时间。截至目前,中心共推动、开展了社区活动284场;开展小组活动45个,共220节次,总直接服务对象达到26,192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参与人次为7,227,外地居民参与人次为18,965;常规服务项目从最初仅有的四点半课堂到目前覆盖青少年、社区妇女、老年人多个群体共17个常规服务项目,平均日服务人数达100人以上;而作为虚拟空间平台的中心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人数有近1,200人,活跃人数达到960人,活跃率达到80%。以上均可表明,中心作为社区公共服务活动空间和平台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越来越开放,并建设了多个公共活动场地,之前社区老年人尤其是外来居住的城中村的老年人没有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经过社区和促进会意见反馈和收集,目前社区申报修建社区小广场,改造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广场,计划以全开放的形式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8年4期/总第420期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