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业管理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之平管理 2011-08-03 14:02

不久前,我在一次讲课时,一位学员跟我玩笑说,原来,我为了强调服务率先提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现在,又转为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并向大家宣传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记得在《中国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前,国务院法制办的同志来深圳调研时曾提出:是否应该把《中国物业管理条例》改为《中国物业服务条例》。所以,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是不是物业管理的根本就是服务?是不是现在强调服务就淡化管理?是不是明天的物业管理也像今天一样始终向我们的员工强调业主至上、服务第一?是不是将来的物业管理就是发展商对房产这一重要商品的一个售后服务保障?是不是物业管理除了为业主提供服务外就没有了企业其他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最关键的就是,市场需要的物业管理就是今天这种模式的吗?我认为:未来的物业管理不是今天这样的!今天讨论明天的事,一切都是未知的,但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执着,这一切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物业管理何去何从,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样,都肩负着不可推卸自豪而神圣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行业的进程,审视现今物业管理的发展状况。

一、模糊的定位背景从属的行业出身

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诞生于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从上世纪80年代公共物业隶属的房管局和房管所大包大揽进行的包括对房屋设施的维修管理、房屋分配、住房调剂和环境清理,到后来的房管所行政权力萎缩直至沦为“打杂部门”。物业管理自身的渊源就导致了其内容定位不清晰。从物业管理介入公共物业之始,人们就视物业管理公司为房管所服务方式的延续,被定位为公众服务业。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也是房地产业分化出来的一个服务行业。行业的成长性、利润水平等指标与房地产业的相关指标呈正比,但是,各项经济指标又与房地产业有一定的滞后性。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物业管理行业仍然恪守“谁开发、谁管理”的潜规则,我们注意到:从03年中国物业管理条例实施至今,建管分离的市场化格局依然没有形成。物业管理由于派生于住房私有化的产生和发展,目前有70%的物业管理企业依附于房地产开发商,并为发展商所开发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且对发展商的产品提供销售支持和价格支持。

二、时代考验行业行业实践价值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们的商品意识、购买意识、服务意识逐渐形成。回望物业管理发展之初,确实是住房私有化区别于公房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那时,服务体现的是一种尊贵感,是一种买方体验付出之回报后的一种享受,物业管理也让房地产开发商从中受益,并成为房地产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及企业品牌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物业管理得到了认同,商品住宅得到了认同,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品牌也得到了认同,物业管理成为了房地产开发中重要的品质支撑,在给消费者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工作与生活氛围的同时,房地产的开发与销售也随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回报。

在当前的商品销售过程中,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必然的手段和措施。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商品的价值真是服务所创造的吗?白色家电行业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系统,不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而是因为最快捷地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物业管理的出现,也是为了通过物业管理人的服务,藉此减轻或解决购房人对产品遗留问题的不满,但最终能给消费者以满意结果的,还是应归结于产品本身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而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是由服务所创造的,而是通过强化管理来达到的,服务不能真正带来效益,能带来效益的,在于管理本身。

我们回过来再看看物业管理这二十年的发展,我们将曾经订立的行业核心理念:管理+服务,培育成了一个长短腿,我们为了一味迎合业主的感官,单纯地制造开发商的卖点,我们全力以赴将服务做到了极致。早期我们所提出的“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思想,在长达15年之久的岁月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借鉴。过去我们在一起就谈服务,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等一系列,都在围绕着如何做服务,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与素质,如何打造服务品牌。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更强调的是基本层面上的日常事务,怎么样才能使路上没有垃圾,怎么样才能使安全员的服务态度更友善、更礼貌,怎么样才能使绿化修剪得更精致、更整齐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基于一种服务质素的考虑,都局限在一种对服务的角度和认识上。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