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业如何进行安置房管理

lxjsz投稿 2016-03-15 13:32

由于安置户之前的身份是农民,各家独门独院,自己管自己,根本没有物业管理的概念,现在住进了社区,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物业管理和经营难度。如果不理顺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真正做到为民惠民利民的话,很难开展工作。

因此在安置小区实施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公司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要根据安置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物业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服务等级和相关的服务标准。

二、要规范物业管理项目的交接。在小区竣工前后物业要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完备手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实施高效的小区物业管理,同时也能尽量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必要的矛盾。

三、要确保物业管理经费落实,安置房小区管理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配套设施收益、业主缴纳物业费等途径多渠道筹集管理服务资金,设立专户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物业管理工作不是不能做好,而是难以长期保持。如果不能采取一套“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是“雷声大、雨点小”,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工作重复性高、单调、乏味,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员工的疲惫工作和被动工作。

五、物业工作的“一次成功率”低。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100-1=0”的特殊性服务行业,一项工作如果不能一次性做好,就会使长期积累起来的项目满意率瞬间大幅度降低,甚至前功尽弃。

六、物业管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具有特殊性的服务行业,本身人员流动性较大。要做全做好以上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让物业内部员工对物业公司有一种归属感、责任感,而这些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薪资福利基础之上。

物业公司在掌握好以上关键点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以下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一)、一站式服务:

业主只需要向管理处客服中心提出要求或拨打一个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即可解决小区内物业管理服务中的一切问题。无须找其他部门和记住其他电话,真正体会到专业物业管理服务。

(二)、“安全预案+宣传”、“记忆+规范”与“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

安置户之前的身份是农民,根本没有物业管理的概念。而安全问题在日常物业管理工作中又是无法完全杜绝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案的同时采取日常工作多宣传、人员车辆进出采取“记忆+规范”分类管理(内部人员记忆法,外来人员登记有效证件监控出入)、日常巡逻采取“交叉式巡逻”+“循环式巡逻”+“往返式巡逻”等方式,在结合安全技防措施,实行“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的立体安全管理模式。

(三)、在服务方式上采取特色服务与个性化服务:

1.时效工作制:对于业主关心的服务工作要按照工作特点和规律编排出完成工作的基本时间要求,这样才能让业主对物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感到满意。

2.不均衡管理制:根据各项目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来编排工作。员工不是按部就班的上班,而是根据以上规律不均衡上班,从而达到“静音管理”、“无人化管理”、“零干扰化服务”。比如:清洁人员采用“分段式”工作,减少在业主活动时进行清洁带来的尴尬等,让业主真正感到体贴入微的服务。

3.唱诺制:“唱”是指用动听的语言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让业主心情舒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认识分歧和提高服务技巧;“诺”是指服务工作要:一诺千金“,答应的事情必须按承诺完成。

4.三米微笑制:在提供管理和维护服务时,应主动向业主展示周到的微笑,不能等业主到了面前也不理会,服务工作最忌讳的是冷漠客户,提供服务必须是主动式服务。虽然是点点滴滴的服务,但能化解很多矛盾。

(四)、“农民变市民”,物业管理服务须有针对性

由于安置户之前是各家独门独院,根本没有物业管理的概念,现在住进了社区,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物业管理和经营难度。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注重服务的内容及深度:全面推行“不均衡管理”、“个性化服务”,根据业主的生活规律和特点编排物业管理时间、服务规范,努力在小区创造出一个安宁、和谐、相互尊重的生活环境。

2、注重社区文化:在管理服务中,一开始就将倡导“和睦友善”、“平等睦邻”、“亲和生活”、“互助互爱”作为小区生活的道德准则,通过小区好人好事公示栏等方式建立小区业主友善的邻里关系,形成互助互爱的“大家庭”生活。

3、加大物业管理的宣传力度,与业主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改变业主的生活习惯,不能仅仅靠埋头苦干,还要及时的与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努力培养业主生活习惯的改变。首先,要通过小区宣传栏从正面宣传怎么处理新邻里关系、怎样遵守小区公约、如何爱护公共环境,让业主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在小区中所发挥的重要性。其次,要让业主逐步明白小区是全体业主的,全体业主除了享有各自的权利外,更重要的也要遵守相关义务,否则自己的权利也有被别人侵占的危险,只有大家都认真履行了义务、才能更好的享受到群里,从情、理、法的全方位角度逐步让“农民”真正过渡到“市民”。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