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物业资本?

河北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2015-12-07 08:34:00

四个上市的物业公司体检,暴露出物业公司盈利的真正未来路在何方。

物业上市成了热门词,计划分拆物业上市成为上市房企给股东画饼的标配动作,但是,迄今为止,仅有四家上市成功的物业公司:即先声夺人的彩生活,央企背景的中海物业,独立运作的中奥到家,还有刚刚挂牌新三板获批的美易家,是花样年又一大利器,号称国内度假物业第一股。

三家公司各自拥有显著特征:中海仍做传统的高端物业服务,保持高净利润;彩生活主打增值服务,保持高净利率;中奥到家未依托任何地产母公司,独立运作转型最为顺利。

对他们赚钱模型的分析,暴露出物业公司盈利的真正未来路在何方。

模式之争

同为上市物业公司中的领军者,中海物业和花样年之间千差万别。

从2014年净利润来看,彩生活1.5亿、中海1.04亿、中奥到家0.56亿。中海比彩生活少了四千多万,从净利率来看,花样年去年的37.5%也远高于中海。但重点是,两家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

首先是物业费的收取方式,中海沿袭的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包干制运营模式,即业主向物业公司支付固定物业费,盈余或者亏损均有物业公司享有或承担。

彩生活是薪酬制,即在预收的物业费之后,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业主多退少补。现实是,随着物业成本逐步升高,包干制物业公司为了不降低服务质量,获取高额利润是很艰难的。去年万科物业去年净利润3.8亿,金地、招商均不足一亿。前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之前接受乐居记者采访时表示:随成本上涨,行业利润率每年都在下降。

同样是包干制物业,刚刚在新三板挂牌获批的美易家,2014年净利润仅0.38亿。如果不是薪酬制,彩生活的利润空间将不会太大。所以在包干制上市物业公司中,中海物业优势明显。

再次是业务构成,中海的传统物业业态占了95%。而花样年2014年年报显示,彩生活的收入来源中,传统物业的收入比例已降至54%。其余全是增值服务,包括社区金融、社区O2O等高毛利的盈利模式。这也是使其业界闻名、市值超过母公司的原因所在。

美易家玩转新概念

几乎与中奥到家上市同时,美易家挂牌新三板获批。数据显示,美易家的管理面积为845万平方米,四家上市物业公司中规模最小。潘军在美易家新三板挂牌获批后对外表示:美易家将加快打造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度假租赁分享体系。

按照此前花样年对美易家的各种描述,虽然不是像Airbnb那样完全的C2C共享平台,但比精品酒店的纯线下重资产模式(房源为自建自营)灵活,是共享与自建自营结合的模式,类似途家。

招股书显示,按照规划,美易家在挂牌之后将在2年内至少重点选择30个度假目的地,4年内至少选择250个目标度假地,每个地方将选取一个或者多个度假物业,在全国主要度假目的地形成全覆盖的项目网络。

花样年在2010年成立了物业国际部门,官方资料中显示其专注于高端商业物业的资产管理服务。直到2015年的上半年,物业国际部门正式更名为美易家商务服务集团,同时完成了商业计划书的制定,为向旅游地产转型、谋求资本市场支持做准备。现状是,美易家还是一家以商办为主的物业公司,新业务无任何动静,有股民在新三板上市之后吐槽连APP都没有,还挑战途家呢。

具体如何分配新老业务?一个接近花样年的人士对见地君说:现在来看,美易家还是一个传统的物业公司,不会用激进的方式推进新型业务,一定是在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引进高附加值的度假物业,具体的比例不能确定,只能说顺利的话就很快,不顺利的话就慢慢增加比重。

他还对见地君透露:潘军认为美易家的高利润率带来的现金流,是拓宽业务的基础。美易家肯定不会走途家的模式。途家扩张是很快,但是它到现在还没开始盈利,靠一轮轮的外部输血 来支撑,美易家不会这样,走的肯定是稳妥甚至说是中庸的路线。

美易家也在考虑在物业里加入金融玩法。半年报显示,美易家已尝试+理财的小贷金融业务,但具体规模并未透露。

中奥轻得很顺利

上市公司中,只有中奥到家在单一地做物业管理,没有依托任何地产类母公司。

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就是轻起来很顺利,中奥三千多万平米的管理面积,无任何重资产。中奥的O2O团队已成立,增值服务在去年7月也已推出,一个典型的物业公司既无重资产牵绊,又在资本市场获得支持,进行轻资产转型会更加便利。

正如潘军所言,转型一定要依托强大的现金流。中奥到家在这方面表现不俗,作为一家专为中高端住宅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业公司,中奥到家过去三年的净利率分别为19%、26.8%和33.4%,高于同是包干制的中海物业等公司。

但是,中奥到家也在资本助力下,开始寻求更多的盈利通道。

今年5月,互联网投资机构嘉御基金和易居中国共同投资中奥到家,建立互联网生活平台。同时,中奥到家和1号店、房多多、实惠等互联网公司合作,推送O2O服务,即互联网+的社区生活方式。

总的来看,国内物业市场离同质化还非常遥远,光是进入资产市场的这几家公司就各有千秋。再加上,目前进入资本市场的物业公司,管理面积不足全国总面积的0.03%。物业的增长空间依然巨大,可开拓的利润点依然尤其多。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