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保安培训资料:消防理论篇(3)

物业百晓生 2013-03-13 00:00:00

物业公司保安培训资料:消防理论篇(3)

第三节灭火的基本方法与灭火战术方法消防供水和常见的消防设备

一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用水进行冷却灭火,使温度降低,从而使燃烧停止。

2、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火停止。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火灾。

3、窒息灭火法:主要是采取措施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气而熄灭。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和工艺装置或船舱内的火灾。

4、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止,达到灭火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1211、1301。

二灭火战术方法

原则:在灭火战斗中,要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在战术上要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方法:

1、堵截包围:在一般情况下是先堵截,后包围。所谓堵截就是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部署力量,堵截火势阻止蔓延,控制火势的发展,然后对燃烧区形成包围的态势进而扑灭火灾。

2、内外夹攻:一般地说,从内部进攻有利于接近火源,打近战;从外部进攻,行动方便,有利于转移阵地;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向燃烧部位进攻,灭火效果较好,能迅速扑灭火灾。

3、上下合击:主要是当火灾呈立体状态燃烧和蔓延时,在上部和下部同时部署灭火力量,阻止火势蔓延,向燃烧部位进攻。

4、重点突破:就是在火场的主要方面采取强行进攻的办法完成火场首先需要解决的任务。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抢救人命、抢救或疏散重要物资、排除爆炸危险及其他险情、保护重要设施等。

5、逐片消灭:在火场出现大面积燃烧或建筑物内多层起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地形和建筑状况如:道路、堆垛、房屋、楼层等,把火场分成若干片(层、段),然后分别进行射水,破拆等工作,彻底将火灾扑灭。

三消防供水和常见的消防设备

1、消防水源:一般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人工水源包括消防栓、消防水池等;天然水源即凡可供应消防用水的各种天然水源如:江、河、海、池塘等。

2、消防栓:分为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主要是城镇公用的,按其安装形成分为地上、地下消火栓两种,一般有三个出水口,其中口径100毫米出水口一个用来连接消防车吸水管,口径65毫米出水口两个供连接水带;

室内消火栓是设在公共建筑物、厂房、仓库、轮船等室内的消防供水设备,一般用来扑救室内初起火灾,口径一般为50毫米、65毫米两种。使用室内消火栓时,先将水枪、水带与消火栓出水口连接好,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消火栓手轮,即可出水灭火。

3、常见的消防设备:主要有消防车、消防艇、机动泵、消防梯、破拆工具、灭火器、灭火剂、防毒面具、战斗服等。

1)水带:水带的口径一般为50、65、80、90、毫米等几种,其长度规定为20米。

2)水枪:消防水枪有直流水枪、开花直流水枪、喷雾水枪和带架水枪等。水枪喷嘴口径有13、16、19、22、25毫米等几种。

消防水栓射流形式分为三种:即密集射流、开花射流、雾状射流。当水枪射流与地面成30~32度地上倾角时,其射程最远;水枪射流与水平面垂直时,其射流最高。

第四节:火灾的概念、类型、失火的原因防火工作的措施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一火灾的概念

火灾就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火灾的分类:

a、根据燃烧对象可分为:建筑火灾、露天火灾、交通运输火灾、山村与草原火灾。

B、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分为:A、B、C、D四类火灾,即固体物质火灾、液体和可溶化的

的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金属火灾。

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3、物质燃烧的类型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A、闪燃:在一定的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B、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C、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下,靠自热或外热而产生的燃烧现象。

D、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即是由于气体或蒸汽迅速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能力而造成容器爆裂;化学品爆炸,就是爆炸性物质本身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出大量的气体和很高的温度而形成爆炸。

4、物质分类:爆炸物品、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过湿燃烧物品、自燃物品、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氧化剂。

二、失火的原因

1、通常所说的失火,即人们思想麻痹,不遵守消防规章制度,或者缺乏防火安全常识而引起火灾。

2、是由于雷击、自燃等原因而引起的火灾。

3、是放火,包括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放火、私仇放火、精神病患者放火等。

三、放火工作的基本措施

1、广泛开展放火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主要是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火灾的危害,以提高防火警惕性,增强法制观念,做到时时防火,处处防火。同时普及消防常识,使之懂得怎样防止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怎样报警和使用简单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等。

2、深入开展防火检查,切实整改火险隐患。

各单位要经常性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在检查火险隐患的同时,还要检查干部和群众对防火安全工作是否重视;是否坚持进行防火宣传教育;群众的义务消防组织是否健全;各级防火责任制和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是否贯彻落实;必要的消防器材设备和消防水源是否完整好用。对检查出的火险隐患要逐条登记,并提出整改意见,认真监督整改,切实消除存在的火险隐患。

3、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规和防火规章制度

这就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具体情况制定防火公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值班巡逻制度、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等。同时对违反防火安全制度的当事人和责任者,应根据有关规定,分情节轻重处理。

四、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消防宣传教育内容:

1、一般综合性的防火宣传教育,目的是造声势、扩大影响,以提高人们的防火警惕性和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包括消防路线、方针和义务、通报简要的火灾形式普及一般的防火、灭火常识,介绍防火经验,组织参观火灾现场等。

2、专业性的防火和灭火知识教育,使受训人员成为生产活动中较复杂的消防安全工作,包

括训练消防员、化验员、电工、焊工、木工、漆工等重点工种人员、使之分别掌握与本工作相应的专门防火和灭火知识。

3、进行法制教育,使人们树立遵章守法保安全的观念,为依法管理打下基地,包括宣传讲解有关消防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内容,使人们了解消防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组织学习"消防法"。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