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或叫停“物业公司外包城管”
近日,一个称霸深圳南山区后海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被南山警方打掉,该组织成员曾长期以城管协管员身份大肆敲诈勒索商贩,深圳城管服务外包中的监管漏洞由此凸显。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的重视。昨日,该局法制处处长冯增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城管局将在调研基础上对城市管理服务外包方式进行规范,或许叫停目前的物业管理公司外包服务,取而代之的是类似公安正式聘请的协管员,纳入正规管理体系,由各街道的执法队或相关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培训、监管。这些人员可能由保安公司提供,相比之下,保安公司会比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员素质更高。
解决人手不足,城管服务外包在深圳已经试行近五年
此前,深圳综合执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手不足。2008年时,深圳市综合执法编制只有1500多个,到位率只有70%,一线执法人员更为紧缺,最少的执法队只有10名执法人员。
对此,深圳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手段和多渠道招录执法人员。城管服务外包首先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试行。2007年11月,西乡街道引进深圳鑫梓润物业公司,在辖区划出2.07平方公里作为试验田,协助街道完成13项社会管理服务,将其命名为“花园街区”。在试行一年后,效果被予以肯定。
物业公司的巡查员并没有执法权,队员在执法过程中,只能通过告知、提醒、劝导“六字诀”协助实施城市管理。在服务外包后,原有的执法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查处违建等工作上,巡查员处理不了的问题,执法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支援。
这种城管服务外包的方式也受到一些人大代表的肯定。2009年2月,人大代表李春燕曾建议深圳继续探索、推广“城管外包”这一向公司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成为深圳综合执法的方向,逐渐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经过五年发展,目前,深圳全市共有35家公司参与城管服务外包,共雇佣了3204名协管员。长沙、郑州等地曾效仿这一服务外包模式。
监管问题频现
这一“政府购买服务”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在监管中的问题却逐渐显现,如物业协管与小贩频频产生恶性冲突,物业服务公司拥有大量山寨城管执法车,甚至有些物管公司协管向小贩收取保护费。
一些管理并不规范的公司进入政府的服务采购范围。2010年起,深圳市鼎弘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大量从政府承揽城管服务外包工作,旗下多辆外形酷似城管执法车的车辆不年审,大量违章不处理,甚至是假牌、套牌、报废车辆。该公司还被曝经常独立执法,清缴电单车或没收小贩商品。
近期被深圳警方打掉的以张强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并采取“围标”等方式竞标得到南山区粤海街道城管外包业务。张强豢养的“马仔”骑着有城管标识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以城管协管员的名义驱赶小贩,霸占摊位,向摊贩收取“保护费”。
冯增军表示,调研发现,城管服务外包领域缺乏准入、退出和监督机制,管理部门对此类外包企业的资质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外包协议拟定过程不透明,对协管员收受“保护费”、“好处费”等行为也缺乏监管。
深圳城管局将对协管员的协助执法,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明确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各自的职责、服务项目、工作流程、服务范围等,并界定权限,严格劝导、报告、报警程序。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