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改造遇阻业主物业互不信任 折射社区自治难题

物业之家 2013-05-07 15:55

近年来,城建部门对全市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治理陆续启动,一批“上了年纪”的小区换了新颜,让很多市民喜上眉梢。然而,家住五一小区的彭先生最近却愁眉不展,他向日报“党报热线”反映,该小区本应在今年4月前完成的雨污分流等改造工程现已停滞,多处开挖的路面坑坑洼洼,导致居民出行不便。记者随后调查了解发现,导致小区改造工程“被搁浅”的阻力不是别人,恰恰是小区的“自己人”。

为防物业“占便宜”部分业主不让步

记者日前在该小区内看到,由于工程改造需设计下水管线,沿小区内侧多处窨井盖附近路面斑驳。彭先生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夜晚行走在这样的路面上,很容易绊倒。墙上张贴的“雨污分流工程施工概况”显示,此次改造不仅将新做污、雨水管道、雨水井,还包括道路增宽、增设停车位、小区绿化、大门改造等系列工程。

据小区物业的一位张姓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斑驳的路面其实铺上沥青就可解决,几天就能搞定,但由于一些来自小区内部的阻力,整个工程现在处于搁浅状态。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小区两栋楼前的一处通道,由于未达到消防通道“最低不得低于4米”的要求,这条3.3米宽的通道需要拓宽。拓宽通道则需将道路一侧的绿化带向后推进0.7米,而部分居民认为拓宽路面是为了增设停车位,物业方将藉此收取停车费来“中饱私囊”,因此坚决抵制。

五一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小区,当时核定的物业费标准是0.1元/平方米。据物业方介绍,目前该小区实际上只收取每户5-8元的卫生费,但仍有超过半数的居民不愿缴纳。小区内部既无广告牌、也无车位可供对外出租,唯一的公共收益只有小区内部69个车位的停车费用,这部分费用全部补贴物业依然捉襟见肘,物业公司每年补贴费用达到2-3万元。

在小区另一侧绿化带,记者看到已经建好的停车带上砌上了一排石墩,车辆只得停在路边,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通道更加狭窄。据介绍,这也是部分住户不愿公共空间“便宜”了物业,宁愿让停车带闲置也不让车辆停上去。一位买菜归来的住户向记者表示,他现在只希望小区改造早日完工,大部分住户也是这样的态度,但现在大家始终拿不出一个统一意见。

老旧小区要“自治”业委会不可或缺

为什么惠及整个小区的好事,会因为少数人的阻挠而搁浅?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小区并无业主委员会,导致对外无人代表业主“出头”,而对内发生意见分歧时也无人“主持公道”。

小区所在的团结东路社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小区交付之初原本也有业主委员会,但由于业委会委员常年不作为而遭“弹劾”。近年来,社区一直在物色合适人选,也多次尝试动员召开业主大会,但每次前来开会的业主寥寥无几。小区业主有不少是空巢老人和租户,对小区公共事宜缺乏关心,是导致业委会迟迟难以成立的主要原因。“业委会的负责人要有热心、公心、责任心,我们才能放心地让他们管理小区。”据了解,像五一小区这样没有业委会,或业委会不作为的老旧小区在芜湖市为数不少。

记者在小区内随机采访了几位业主,他们均对成立业委会一事表示支持,却因怕担责任而不愿“挑头”。镜湖区建委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对于业主来说,成立业委会能够在维权之时合个人力量为集体力量,也是小区实现“自治”的必由之路。根据物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封闭式小区都应成立业主委员会,但对于芜湖市一些建筑结构松散、物业配套落后的老旧小区而言,业委会成立受到了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在这些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发生纠纷时,业主采取的方式大多是拒绝交纳物业管理费,甚至与物业方发生冲突。而物业公司在物业费收缴困难的情况下,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损害的还是业主自己的利益。

社区负责人表示,社区将持续跟踪五一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情况,并尽早帮助小区成立业委会。(芜湖日报 赵云涛)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