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一年 物业姓了“业委会”
如今,街道办事处方面已介入熙府桃园业委会改选事宜。
探访:业委会主任、副主任公开交锋
5月,记者几次来到熙府桃园小区,都能看到电梯内的电子屏幕在滚动播放着两条针对业主的通知。这两条通知的落款分别为“熙府物业中心”和“熙府桃园业委会”。
通知称,小区业委会的副主任刘杰,自负责小区以来获得广大业主肯定。但因一名业主举报,导致小区公共维修基金的相关事项无法办理,一些维修项目也无法进行。
经记者多方了解证实,通知中所谓“个别业主”,指的正是原小区业委会主任白云飞。面对电子屏幕上的指责,白云飞也在准备着自己的“反击”。
在白先生向记者出示的材料中,他将矛头指向了小区内现有的熙府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据白云飞称,该物业公司的法人代表实际是小区内的一名业主,而该公司也未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公司账目管理同时存在问题。
事件:瞒着业主业委会自己注册物业“自管”
查阅熙府桃园业委会过往纪要,关于“自管”的概念,早在2013年初的会议上就被提出。
在这次于1月1日召开的会议上,前任物业种种业务上的不尽职被历数,而由此引出的建议就是“制定小区自治的方案”。
两天之后的又一次会议上,这一想法被进一步具化。成立熙府物业服务中心(公司)的提议悄然出现,当然,这其中也有明确的备注:“以三万元注册,不以盈利为目的。”
时至今日,无论白云飞还是刘杰都承认,当时对于小区“自管”的概念和做法并不明确。然而,在2007年海淀某小区成立了“自管”公司,并使物业费下降四成后,开始引得越来越多的小区加入这一行列。这些效仿者大多和熙府桃园有着同样的背景,此前的物业管理并不理想。
不知因为何种原因,在白云飞提供的会议纪要中,在2013年1月之后出现了大段的“真空”时间。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经过居民表决,2月份正式公告小区开始施行自管;而刘杰则在3月以法人代表身份,注册了“熙府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在强调注册公司仅是为了方便开发票(居民缴纳物业费后)的同时,白云飞和刘杰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并未经全体居民表决。
如今,白云飞和刘杰都指称,是对方先提出“自管”和“成立公司”的主意。但在当时讨论相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上,“同意”一栏都有两人的签名。而他们也均认可这种办法,是希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好地为小区服务。
纷争:问题陆续浮出业委会成员“分裂”
也就是在纪要恢复的6月,关于“自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隐患,在业委会的会议上浮出水面。
在6月的会议上,关于成立公司是否应经业主表决、公司和业委会之间如何厘清职责等问题,已被陆续提出。但在那时,这些还只是处于被讨论的范畴。有业委会成员还在会上表示:“并没有否认自治,只是在自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然而,到了9月时,业委会上的意见开始变得明朗。“同意2014年聘用新的物管企业来负责物业管理。”这样的决定,已经出现在了当时的会议纪要上。
但记者也注意到,在最终的签字上,刘杰名字后面所写的是“保留意见”。
熙府桃园所属的新街口街道北草厂社区居委会主任牛造来记得,从去年6月开始,熙府桃园业委会开始“分裂”。无论刘杰还是白云飞,不时会来找自己指摘对方些什么。
“当时要自管的时候,说能花更少的钱为居民办事,那也挺好。”但在牛造来看来,对于业委会这样的“自发”组织,以自己的身份,也只能是在“建议”的范畴点到为止,“后来又开始闹矛盾了,我在这里面也没法说谁好谁坏。”
在业委会对居民公布将于2014年结束自管后,刘杰递交了一份“承诺函”,表示在尽快完善物业公司资质的基础上,愿意继续为小区服务。
然而,这并非双方关系的缓和。此后,包括白云飞在内的几人,逐渐淡出了业委会。按照刘杰所说,白云飞的主任职务已被“罢免”。而白云飞则称,自己是自行离开。
对于这当中的分歧,白云飞认为,事实证明,“自管”在熙府桃园小区很难施行。但刘杰说,既然坚持了这么久,又摸出了一些门道,就不该“轻言放弃”。
影响:物业费收缴“差强人意”
在分歧出现后,双方相互指责的理由,对比以往在其他小区上演的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多少有些“似曾相识”。
白云飞不断质疑着法人代表为刘杰的物业公司的资质,以及资金透明度,“按照相关规定,这公司没有备案,注册资金也不达标。”
而刘杰则指称,白云飞在任时的“自管”,所招工人部分是白云飞的亲属。在小区内,甚至叫开了“白家大院”的名号。
不仅是资质和人员这两个以往物业纠纷时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出现,在物业公司管理时,收取物业费这个老大难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改变。
2013年时,自管下的熙府桃园物业费,仍有40多户未按时缴纳。对于这个只有两栋居民楼、近300户的小区来说,这样的收取率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居委会想不通为何乱到这个地步
在熙府桃园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表示,此前只知道小区在施行自管,并不清楚还存在一家物业公司。小区内“熙府物业”的牌子也是在今年4月才刚刚挂出的。
居民们反映的另一问题则是,在年初春节期间,小区内多户人家被盗。而这一事件,也被白云飞和刘杰用来相互指责对方。
据其中一户被盗情况较严重的居民所称,看窃贼入室的手法,应是对小区内的情况较为熟悉。白云飞称,正是因为刘杰在接手自管事宜后,频繁更换数拨工作人员所埋下的“隐患”。
而刘杰则告诉记者,在年初,白云飞故意将小区内他招来的工作人员全部撤走,才导致业委会有些措手不及。而盗窃案即使是熟人所为,也应是白云飞在任时招来的人嫌疑更大。
如今几个月过去,人事变动中各方的说法已很难考证,但双方的纷争对于熙府桃园的影响仍在继续。
在白云飞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告后,该小区公共维修基金的相关事宜被暂时停办。按照刘杰所说,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电梯大修”等事项。
牛造来很难理解,熙府桃园作为自己辖区内设施和居民层次都不错的一个小区,为什么会“乱到这个地步”。而面对双方愈演愈烈的纷争,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在小区内贴出一纸“安民告示”,表示在业委会改选前,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得在小区内张贴相关的通知和决议。
追访:小区“自管”存监管盲区
在谈到熙府桃园的“自管”问题时,西城区房管局小区办的工作人员表示,作为“自管”的体现方式,业委会注册的物业公司并不受相关规定中对资质、资金等方面要求的制约。但采取哪种方式自管以及期间的决策、账目,应对业主做到公开透明。
社区问题专家北野表示,这当中确实存在一些监管上的“空白”。如果按照管理范围划分,政府部门小区办主要监管的是经过备案、具有资质的物业企业,理论上,小区为自管成立的所谓“物业”并不在其监管范围内。这就需要政府层面明确界定,究竟该由哪个部门、用何种方式来监管小区业委会为自管成立的企业机构。
物业专家张大宪表示,虽然所谓小区“自管”的模式目前逐渐出现,但由业委会成立公司的做法并不妥当。所谓的自管应是在业委会召开业主大会表决后,聘请一位或多位职业经理人,由这些专业人士根据居民愿意缴纳的物业费金额,再去针对小区绿化、安保等各项事宜,去对接专业的物业公司。
在张大宪看来,业委会自行成立所谓的物业公司,既未征得全体业主同意,在账务上也很难做到公开透明。北野也认为,在监管出现空白的情况下,参与到自管中的人员很可能出现账目问题及管理上的混乱。
街道成立筹备组介入
今天上午,社区居委会主任牛造来告诉记者,街道办事处已准备成立筹备组,介入熙府桃园业委会的选举事宜。本周,有可能进行筹备组成员的选举工作。
白云飞和刘杰均表示,将“积极参选”。
类似这样,“自管”遇到困境后,政府介入的事件并非个例。2008年,昌平某小区匆忙实行“自管”后效果不佳,最终就是镇政府出面收拾了“残局”。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99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