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梯新规实施半月 物管大多不知情
新规解读:三类电梯须评估
《规程》和《规范》采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环保状况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和建议。《规程》规定有三类电梯必须进行风险评估:自首次办理使用登记之日起满15年的或者安全评估后继续使用满5年的;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的和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的。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规定,有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电梯使用单位未进行电梯安全评估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处以2万元罚款。
南都记者注意到,《规程》规定,安全评估机构须在完成现场安全评估工作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根据各项目的评估结果,结合零部件更换的情况、技术条件和成本,提出对电梯采取修理、重大修理、改造或者更换新梯的建议。“小区需要更换新梯但因各种原因无法更换的,物业管理处应该将评估报告张贴在醒目位置让业主知晓。”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20000/7000
官方统计,深圳现有电梯近12万台,其中,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有7000多台。
A电梯故障频出年检却都合格
新规未出台前,职能部门对电梯的监管主要是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规定,一年检验一次,俗称电梯年检。
康乐大厦,南山区出了名的“电梯惊魂”事故频发地。该小区3部电梯在74天内出现112次故障,多家媒体曾曝光。更令人瞠目的是,去年7月该小区上岗已经18年的9部电梯“体检”,验出100多项问题,结果电梯不但没有采取报废措施,反而“神奇”地通过了年检。
龙岗区国展苑小区的业主也常常被电梯问题困扰。该小区于1997年入伙,共有9栋楼,都是30层以上的高层,业主表示,大概从2007年开始,小区电梯就经常出问题。“小区28部电梯曾在两个月内发生98起故障,但年检却个个合格,搞不清楚年检到底检些什么。”业主赵先生称。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罗湖区海富花园、宝安区理想居等多个小区。海富花园电梯服役超过20年,由于经常发生故障,引来不少业主投诉。记者上周末在该小区采访时发现,电梯内均贴有年检合格标志。
为何通过了年检,电梯仍频现故障?理想居物业管理处一位孟姓主任的解释是:“电梯‘失灵’并非是故障造成的,而是电梯内部的运作系统。一旦电梯感应到操作不适,就会自动强制回落到底层。”
“所谓的电梯定期年检,说白了是在固定的时间和规定的项目之下进行的一次开卷考试,送检的电梯基本上都能拿到合格证,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工作人员表示,不仅深圳,全国的电梯年检都存在这个问题。
早在2009年,广东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质疑过目前的电梯年检制度。按代表和委员的说法,电梯年检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检测单位垄断资质,二是主管单位和检测机构是“父子”关系,问题电梯难以检测出来。
B物管大多未收到通知
对于本月1日实施的电梯安全评估新规,南都记者采访了全市20多个电梯频出故障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的物业管理处负责人大多表示,他们并不知晓新规,也没有收到相关通知或文件。
“有年检标志,难道还需要做安全评估吗?”新安街道海韵小区物管处一名值班人员反问记者。“如果要进行安全评估,费用可能会从业主每月上交的物业管理费中支出。”理想居物管处负责人表示。
回应:市场监管局:目前仍以宣传为主
“《规程》和《规范》虽于本月1日起实施,但刚性执法还需时日,公众对于新规的出台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所以目前我们还是想以宣传为主。”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副处长曹必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关于电梯评估费用,曹必刚表示,电梯评估费用标准无需物价部门制定,而是由评估单位和被评估单位双方自行议价。被评估单位即电梯使用单位,引进了物业管理处的住宅小区或写字楼,电梯安全评估费由物业管理处从物业费中支出。
统筹:南都记者 叶淑萍
采写:南都记者 叶淑萍 刘晨 陈紫嫣 李榕
深圳电梯“体检”调查
本次调查共收回645份有效问卷,其中网络问卷544份,电话问卷101份。
数据来源/组织实施:南都民调中心、大粤网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64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63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505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15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07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355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67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1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39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