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物业试水社区食堂

物业之家 2013-01-03 14:57

昨日,四季花城小区居民在“第五食堂”排队领餐。深圳商报记者郝丽萍通讯员郭铭

用餐可用新版的门禁卡和食堂的美食卡。

食堂点餐十分便利。

小区邻里在食堂就餐交流。

【深圳商报讯】什么是“第五食堂”?“第五食堂就是在家庭、单位、学校、街市酒楼之外,为社区居民开设的第五个就餐空间。”昨日,记者走进万科四季花城社区开业不久的“第五食堂”,食堂负责人、深圳市第五食堂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蒙珂如此向记者解释。据悉,这家去年12月25日才开业的社区食堂广受社区居民欢迎,目前,日客流量已超千人。

万科拟推广社区食堂

据了解,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为了给每个社区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万科物业组建了深圳市第五食堂餐饮有限公司。在此之前,万科物业曾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近十处物业试水社区食堂,其中在杭州良渚文化村开设的社区食堂相当成功。于是,万科物业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逐渐摸索出一整套标准化、可复制的经营模式,拟在万科社区广泛推广。去年6月,首家第五食堂先在万科城开业;12月25日,第二家在四季花城开业。第五食堂秉承“微利经营、服务社区”的理念,一开张就广受欢迎。目前,万科城的第五食堂日客流量达到700多人,而作为万科在深圳最大的社区,四季花城的日客流量超过千人。

蒙珂介绍说,公司今年目标是在万科所属社区开设10家以上社区食堂。

用机器人炒菜确保菜品统一

记者在四季花城第五食堂看到,该食堂每餐提供的菜品品种达20个以上。蒙珂介绍说,公司目前甄选出来的菜品实际上有300多种,基本上每餐不同,每月一个轮回,还会根据客人选菜频次进行淘汰或增加。他说,第五食堂最大的亮点是机器人炒菜,智能控制,能确保质量、数量基本一致。记者随蒙珂进入厨房,观看了两台神奇的机器人炒锅运转流程。记者进去时,一台机器人炒锅正在炒一道青笋炒肉,电子显示屏上不断出现指令:加油多少克、加肉多少克、加入青笋、加第二道料,快要完成时,智能炒锅里面自动喷水煨炒,最后显示操作完成时,操作人员把菜盘放到炒锅下,炒锅自动将成品菜倾倒入盘,色泽鲜嫩,品相诱人。

负责操作的厨师介绍说,食堂的所有炒菜都是机器人完成的,按设定的程序,机器人能炒1000多个菜品。机器人要求非常严格,原料和辅料都要提前足量备好封装入袋,按指令顺序加入即可,如果原料形状不符、数量不足或顺序有误,机器人将拒绝工作。

记者现场看到,食堂显著位置张贴了就餐导引,办卡、刷卡、取盘、取菜、就餐、送盘等程序一目了然,标准化程度极高。

蒙珂介绍说,公司对食材实行统一配货,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除了要查验检测手续,公司还设立了专门的质检部门,对原材料进行二次抽检,以确保食品安全。

最贵的菜不超过15元

记者上午11时50分来到四季花城第五食堂,虽然食堂明示每天开业时间是上午11时至下午2时,下午5时至8时,但还是有居民提早来排位。食堂工作人员介绍说,到12时左右,取菜窗口排队几乎要排到20人左右,有时还要等位。到12时40分左右,记者看到食堂已座无虚席,而窗口还排着20多人的长队。

既然定位为“食堂”,价格就成为必须控制的因素。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菜品最高定价仅15元,大多9元以下。食堂里,有两个连着的餐台上聚集了7个人就餐,其中4个老人,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孩子。中年男子得知记者身份,对社区食堂赞不绝口。他说,这一餐饭,他们7个人只花了100元出头,非常实惠,菜品也可口,还免除了在家里做饭洗碗之苦。唯一的遗憾是食堂不设包间,如果设立了包间,家庭聚餐就更方便了。

记者与蒙珂交谈,不时有人从身边经过时与蒙珂打招呼。蒙珂说,虽然食堂开业不久,但已有许多“老顾客”,许多人几乎一天两顿都在这里就餐,所以就与他成了熟人。一位朱姓老大爷告诉记者,他老两口是退休来深的,儿女在市里工作,不在一起居住,自己吃饭虽然简单,但要采购、洗捡、烹炒,最后还要洗碗,做起来还是太麻烦。他说,有了这个社区食堂,自己一下子觉得拥有了更多休闲时间,所以,老两口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