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平:我们要学习求同存异
之前在清华讲课时与学员谈到期望的问题,晚上又想到了公司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和一名回深的员工写给我的一封信,我有了谈谈期望的想法。
我们对自己或别人总会有一定的期望,这也是我们对人对事的要求。由于我们对人对事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所以出现了许多错误的估计和误解。父母对子女固然有期望,相反地孩子对父母也有相关的期望,朋友之间也长存期望,上司对下属或下属对上司也有期望,有时也因为存在的期望不合乎对方的要求而产生压力。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影响了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由于我们总是活在同一天空下,而且在这科技发达的时代,消息传播极为快捷,使我们能掌握天文地理,且对世情了如指掌,缩减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增加我们的共通点。但我们总会因个人的看法不同而互相分辨出来。例如;一位老板是经过艰苦的经营才有今天的成就,他会认为凡事都要努力而为才能达致成功。而另一位老板是因为机缘巧合而获得成就时,他会认为凡事都要把握时机而成为成功的要素。因此,我们的际遇便会影响了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心中的优先次序,这也是有时我们会被认为过分主观,不懂理解他人需要的原因。
由于我们活在群体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与他人交往,分担责任,分享成果。有时我们会享受个人的宁静,有时也会享受群体带来的热闹和喜乐。我们总是在两者间穿插着。这是因为我们的经历和性格不同而各自精彩,无论是争取宁静,还是向往热闹,本身没有错对。可惜的是,我们会把主观的愿望紧扣在他人身上,成为枷锁,使自己及他人承受压力。我们会期望他人要回应我们的要求,否则便说他人的不是。我们会主动地向他人提出善意,由于是善意,所以期望他人一定要接受,否则便是他人的不对。不知不觉间,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这期望成为了控制他人的武器,造成双方不必要的伤害。
我们会按照我们的性格而行事,性格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各人的优先次序,对事对人的体会产生差异。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上天赐予的不同恩赐,有着不同的才能和喜好。在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下,我们尽可能的发挥所长,且修补我们的不足。只有容许及接受我们之间的不同,我们才会减少对他人过度的期望,减少迫使他人就范,以迎合自己的愿望。要在群体中获得自由释放,我们还是在了解自己喜好的同时,还要了解他人的性格、处事方式及对人对事的提法。我们要学习求同存异,懂得尊重他人,切莫凡事勉强,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64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63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487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298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07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336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67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1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39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