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景住宅怎样进行水系管理

现代物业杂志 2016-02-26 16:51

水是自然之母,在干涸的城市水泥丛林中,正越来越多地推出布局各异的水景住宅:有贯通自然河流和人工开挖的,有天然泥底和硬质砼基的;既有大面积、大手笔的大水景,也有设计典雅、小桥流水的自然缩影。对于这些风格迥异的水景住宅,其水系的日常运行十分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否则,我们每天所能见到的将是上海肇家浜路的过去式!下面笔者想就水质检验和优化处理的标准和各种方法与物业管理的同行研讨,目的是根据不同小区的不同特点寻找最经济实用的水景维护管理的途径,重塑亮点,共同推进水景住宅的整体吸引力。

一、水质标准

从感官上讲只要水清就是好水,其实并不尽然。在上海市住宅景观水标准尚未出台前,可以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适用的第5类标准和国家《景观水标准》GB12941-91中适用的第3类标准。纵观这几十个检测项目,结合物业管理实际,我们可归纳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意义的参数。

二、导致水体变质的成因分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科学的古训,这里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水的水平流动,此为人们所熟识;其二是水的垂直流动,这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探究。所以,研究景观水系统的设计和环境影响,分析水质变异的原因,恢复水体自净能力,营造——“会呼吸的水体”是水景物业的关注重点。

1、物理因素

●河底距水面的设计或自然高度小于1.5米,河水太浅,使水体的沉淀高度有限,从物理角度看水越深,沉淀距离就越长,效果越好,表面水体透明度也越高。另一方面,过浅的水体,在夏季如同一口煮水的锅,一些观赏鱼类很容易暴晒而亡。

●河床底部标高高于当地地下水常年水位,河体水向地下单向渗透,交换自净能力下降,水量亦呈经常性缺失,使得维持水体运行的成本上升。

●河底淤泥较厚使河体水与地下水隔离难以形成互补循环,同样造成了水体自净能力的丧失。

●水体悬浮物的影响。这些在水体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会堵塞土壤空隙形成淤泥。

●水体流动性差,导致溶解氧含量低下,特别在水体的底部。使得整个水生态系统向厌氧状态发展,水质趋于恶化。

2、化学因素

绿化施肥或季节性喷洒农药的影响。这些常用农药多为不能完全分解的苯类化合物,其降解残留物通过土壤径流渗入水体,是造成水体检出汞、砷、铅等毒性物的主要来源。

●高盐浓度的泳池水或其它化学洗涤水如外墙玻璃清洗水、洗车水、装修清洗水等向水体的排放。进入水体的无机元素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成细胞和酶的成分及维持酶的活性,调节渗透压,供给自养性微生物能源。这种现象往往直接打破水体的自然平衡,甚至会诱发原本被抑制的绿藻突然爆发。

3、生物因素

●绿化割草或散落的树叶、杨絮等植物残体在水中的沉积。

●观赏鱼、禽类的动物性排泄物对水体的有机污染。

●水生动、植物自然代谢的腐体。

●藻类异常繁殖。

●野杂鱼、龙虾增多。

●人为地向水体中投入过量的鱼食等。

三、改善水质的方法

1、物理方法

●重力分离法

提高水深,增加水体中悬浮物的沉淀高度。有增加储水提高水线和下挖河底二种方法。建议采用挖河底的方法,既可以清除淤泥,提高水体底部含氧量,又可以使水体尽量多地深入到地下水系统的常年标高范围内,目的是让景观水与地下水进行更多的循环交换。需要注意的只是物业管理单位要做好河道的安全防护工作。

●在河床底部挖制沉坑或下沉槽

这种河床构造可以集中沉积与清除淤泥,增强河床的透水“呼吸”效果,也可以使观赏鱼类有一个适宜的避暑之处。

●设置水循环系统过滤箱

在水系循环水泵的入口处设置二级过滤箱,一级为粗滤,使用丝瓜筋类介质,用来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杂质;二级为活性炭细滤(可以视情况安装),以滤掉水中的色素、微量有害物质和臭味等。此种过滤装置可以重复清洗使用,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设计安装反冲装置来代替人工清洗作业。对于景观要求极高又没有观赏鱼类的小型水系统可以直接采用超过滤技术。

●清除河底淤泥。

●视水情全部或部分更换新水。

2、化学方法

●混凝法

大家熟知的药剂是明矾,可使水体中的细分散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进一步形成粗大絮凝体的过程。通过混凝法可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以及某些重金属毒物。它的缺点是运行费用高,沉渣量大且需要较长的沉淀时间,这些凝絮状沉淀在清除的过程中极易浮起而有碍观瞻。其他混凝剂有: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铁铝、活化硅酸、骨胶等高分子絮凝剂。使用时应根据水质(水中浊度的组成物质)和水文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混凝剂。

●中和法

主要用来平衡水体过高的酸碱度。

●氧化还原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变为无毒或微毒物质,主要用来消除、抑制藻类和细菌的繁殖。常见有游泳池水的余氯处理、臭氧处理和紫外线的光氧化处理。

● 其它物理化学处理法

电解、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等。

3、生化处理法

●曝气增氧法

空气中的氧通过曝气装置溶入水体,以迅速提高水中的含氧量,使水中的有机物等进行快速的好氧分解,抑制菌藻繁殖,产生无害代谢物。有水体表面曝气和水下曝气二种,建议结合水景布局,选用表面曝气既可以增强水景的艺术效果,也能均化、提高水表和水底的溶解氧分布,使水体具有很高的“免疫”能力,有利于水体整体的活化。这种方法应用虽然最为广泛和有效,但是现实中设计和管理力度尤见不足:一方面表现在设计或日常运行时间达不到约一周一遍的水量循环,可谓“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缺乏溶解氧的检测设备,指标达标后继续长时间运行设备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达不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活性淤泥法和生物膜法

二者都属于好氧处理法(区别是生物膜法是微生物处理菌附着于碎木等多孔介质上,而活性淤泥法是菌种悬浮在曝气池中进行处理),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以污水中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出活性微生物,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来净化有机污染物,能大幅降低BOD5值。

●杀藻处理

利用硫酸铜等电解质溶解后的铜离子与藻类细胞核酸结合,使之发生变异死亡来控制藻情。

●厌氧处理法

用于特浓污水处理,如农村的沼气池。不适用于景观水处理。

4、生物方法

●在水中投放特殊菌种,用来吃掉藻类,菌种主要依赖进口,而且需要定时定量地补充,对于较大的水体净化来说,显得成本较高。

●放养经选择的鱼类

如鳜鱼、鲶鱼可以吃掉水里的野杂鱼,而杂鱼的减少,增加了专吃藻类的浮游生物;此外,花鲢和蚌类等滤水性动物也对水质改善有益。

●种植水生植物

◎选种本地化沉水植物。种植在水面下0.5米处坡岸上,经过光合作用来提高水体含氧量。

◎种植露水植物。如水葱、菖蒲、茭白、荸荠、荷花等,这些植物能有效地分解淤泥,活化水质,只是在秋末需要摘除枯叶。

◎种植漂浮植物。如水浮莲(俗称“水葫芦”)、美人蕉等,利用这些植物发达的根系来吸收水体中的有机养料,实践效果良好,能较迅速地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降低BOD5,释放溶解氧,但是同样需要季节性的管理。

以上是笔者对物业景观水常规标准的归纳和水质处理的一些粗浅总结,欢迎各位积极参与讨论。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