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帮傅彦生:2亿融资用来干吗?并购!
傅彦生可以说是正宗的互联网出身,曾经也是一名程序猿,拥有一批信息技术发明专利,做过电信高管,还是科技部互联网行业专家组成员。不过,现在他最为大家熟悉的应该是“管家帮创始人”的身份。决定自己创业之后,原本可以凭借在互联网方面过硬的技术功底做网游,但是傅彦生看到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希望做一些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事情,所以2006年创办了家政服务平台“95081”,后来更名为“管家帮”。十年来,由平台走向自营,不断探索行业发展的模式和道路,目前获得碧桂园2亿元的C轮融资,开始了基础服务拓展、地域扩张和行业并购。《e家财富》采访了这位传奇的大胡子,请他来讲一讲这其中的奥义。
《e家财富》:管家帮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主要通过发展客户、产生订单赚钱,还是主要通过客户流量带动其他收入?目前哪边产生的收益比较明显?
傅彦生:我一直在讲,家政行业一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狗身上或者猪身上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是通过我们自己现在涉及的业务本身去赚钱,而不是通过产生流量,然后带动其他的业务来盈利。
《e家财富》:管家帮的服务内容中,小时工、月嫂、陪护、保洁、钟点工、水电维修、保姆、管道疏通、蔬菜配送等,哪些项目最受用户青睐,产生订单最多?
傅彦生:订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延续性业务,比如月嫂、育儿嫂、保姆等,服务人员上门之后会在客户那儿持续地工作一段时间;一类是一次性业务,比如小时工、保洁、配送等。目前按照订单量来说,一次性业务偏多一些,延续性业务少一些。但是从收入来说,延续性业务的收入要高一些。
一次性业务属于高频低价的服务,一个小时工一次服务大概100元,但是小时工是高频的,一个月就可能达到3次;一个月嫂每月大概能达到一万多元,但每个家庭可能一生只用得到两次月嫂服务。所以延续性服务订单量相对少一些,但是收入高。
《e家财富》:对于管家帮来说,延续性服务和一次性服务有没有侧重?
傅彦生:我们侧重的还是延续性服务,延续性服务对服务质量、客户的安全性等要求比较高。但是一次性业务我们也是统一标准在做,一次性业务现在赚钱是比较难的。
《e家财富》:对于生活服务O2O,“轻”“重”模式的争论一直未见定论,很多是先从“重”模式做起,发现无法负荷了,又转而走“轻”模式。而对于管家帮来说,实际上是从“轻”模式走向“重”模式,对此您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傅彦生:我们走的是“轻-重-轻”的一个过程。开始我们的模式比较“轻”,只是做平台,平台上有全国一万多家加盟企业。后来发现两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一,质量很难把控,很多家政公司属于一个散杂乱的状态,要求它按照标准来很难实施;第二,从整个行业来讲,财务控制方面也比较难,因为要获得风险投资,包括以后要上市,会审核到每个订单,来源于哪个客户,收费是多少,合同的期限是多少,服务质量怎么样?审核非常细,“轻”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基于这两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第二阶段不得不走向“重”模式,自己招工、自己培训、自己制订标准,行业内很多标准都是我们制订的。而且现在我们推行“管家模式”,比如针对家庭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延伸了一些家庭的蔬菜配送、粮食配送等服务。真正“重”了之后,服务人员是我们的员工,进家之后家庭不希望让服务人员去购买蔬菜、油、鸡蛋等,所以我们就统一配送,解决生活必需的购买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的上门服务能够提高一个档次。到未来,当这些服务人员的服务标准化都已经比较强了,包括一些食材的标准化相对来说也比较好了,我们也会逐步地再“轻”起来。所以是“轻-重-轻”的一个过程。
《e家财富》:“重”模式也有一些诟病,比如人员投入非常大。目前管家帮的服务人员大概是多少?
傅彦生:接近17万人。人员管理是最难的,所以我们这十几年的时间也不断地在探讨这一类人员应该怎样管理,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的模式,现在管理还是比较顺畅的。具体来说是分级管理的模式,按照管理学,一个人基本上只能管六七个人,不超过十个人,所以必须进行分级管理。目前我们已经到了六级,管十几个人是有可能的。
《e家财富》:从2012年开始,管家帮建立线下实体店进行人员招工培训等工作,在培训和招聘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标准和要求?员工要经过多久的培训才能上岗,培训过后需要取得什么相关证书?
傅彦生:招工—培训—服务的对接—服务质量跟踪—标准化的建立,是一个闭环的过程。招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行业以前是谁来都能干,这种情况肯定不行,得有一个相对高的门槛,应聘人员的教育情况、工作经历等都得作为一个门槛,特别是要面试。因为要进家服务,首先要保证家庭的安全。要用一个人,起码他脑子没什么问题,身体没什么传染病,而且能够跟人顺畅地沟通。另外,我们跟公安部门是联网的,可以查询身份证真实性。但是这些都是辅助的,关键要有经验的招聘老师来面谈,了解这个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阶段,人员进来之后都得进行严格的培训,一般的培训起码都得一个月以上,有一些工种是培训三个月再实习半年的制度。这个过程会发现他的一些问题,像最近广东出现毒保姆事件,最大的问题是服务人员不经过面试、考核就直接上岗。最后是要给这些服务人员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也就是大数据,积累客户对他的一些评价,进行一些跟踪考核。
标准化着装及用具
《e家财富》:客户评价和考核服务人员是怎么做的?有相关的评价系统和考评专员进行回访吗?
傅彦生:目前来说,在这个行业里客户的评价率还不高,当他比较满意的时候他可能就不评价了。所以我们会相应地给些优惠、奖品,引导他们来进行评价。现在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客户进行一些回访,把客户的意见拿回来。我们设有呼叫中心,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电话回访。还有我们的分级管理制度,一个管理人员管理着十几个服务人员,他也有责任对每个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提升自己所管辖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e家财富》:目前线下实体店覆盖了多少个城市?服务标准满意吗?
傅彦生:已经覆盖的有50多个城市。现在能够达到80%~90%,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可能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培训中
《e家财富》:对于家政公司来说,服务不好就没有客户,私交太好,一些家庭就抛开公司私下达成协议,管家帮有没有受到过此类情况的困扰?
傅彦生:你说的是私单的情况,前几年家政行业这种情况很普遍。因为家政公司对服务人员没有深层次的培训和管理,他从家政公司只是得到了客户的信息,家政公司跟他谈,谈成之后他跟家政公司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没有太多的职业的概念,也没有职业发展的规划。所以,第一,我们会对服务人员进行一些长期培训,让他能够真正学到一些东西;第二,对服务员进行一些管理和支撑的工作,他如果在服务的家庭有些事情想不开,或者遇到不会处理的情况,我们的管家要给他一些支撑,让他有家的感觉;第三,随着基础工作的提升,他们的岗位也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原来是做保姆,做一段时间之后,经过培训可以做育儿、做月嫂。这样职业发展道路会相对比较清晰,他也愿意跟着我们共同成长。而对于家庭来说,实际上也不太愿意跟私人签合同,因为服务质量、安全各方面都没有保障,一旦出现问题想投诉都没办法,对家庭来说风险性很大。
《e家财富》:近期管家帮和阿姨帮达成战略合作,相关报道说阿姨帮继续保持对“物”(小时工、保洁、家电清洁、保养)的服务,而管家帮主要是针对“人”(保姆、月嫂、育儿嫂)的服务。这是否意味着双方的业务范围将会有所侧重?
傅彦生:现在在全国我们的规模还是最大的。做这个行业,没有几年的时间基础是打不起来的。但是,大不一定是好。对服务的标准化、人员管理的深挖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才能够给家庭进行一些深度的服务,保洁、小时工还是相对来说浅层次的服务。深浅的结合也是一个模式吧。随着未来家庭对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行业内的整合肯定是越来越加剧、越来越快。这种整合,第一,双方要有一定的互补性;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行业需要一些规模化、规范化的大型企业出现。如果大家都不成规模,都是小企业,这个行业就很难有爆发性的发展,所以未来大家的整合也是一个趋势。
《e家财富》:管家帮获得了来自碧桂园的2亿元C轮融资,在大家都叫惨的“资本寒冬”,是什么让管家帮能够获得如此巨额的融资?
傅彦生:第一,做这个事我们做了十多年了,作为公司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才不至于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很容易坍塌。投资我们是没有风险性的,因为即使随着行业往下走,我们也能够盈利,其他公司很多都是不盈利的。第二,对于行业的发展,我们起码是往前思考了五年,思考今后是一个怎样的模式,有一个很好的模式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我们有一批人,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了这个行业里面由不熟悉到熟悉的一批人。第四,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是刚需。前三点是我们和其他公司的区别,最后一点大家都是公平的。现在好多家还在找我(投资),去年也很多。要碧桂园主要是它有一定的资源,他们的物业、社区可以和我们很好地结合,特别是他们在南方。我觉得这样的战略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e家财富》:管家帮下一步会往南方布局吗?因为什么?
傅彦生:对。南方逐渐地会成为重点,比如广州、深圳、江浙一带。
原来我们在北方会比较多,比如京津地区以及周边地区,毕竟我们总部在北京。但是未来对于全国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我们肯定会平均发展,从力度来说,也逐步地转移到南方。对于家政服务行业来说,北方服务质量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发展也比较快,南方相对来说基础会比较差一些,需要用比较大的力度把这个行业带起来。
《e家财富》:碧桂园本身也有智慧社区服务,除了资本注入之外,你们双方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是否已经开始?
傅彦生:已经开始了,在碧桂园的几个大的社区里面,主要是我们的服务进入到他们的社区里面。
《e家财富》:本轮融资管家帮将会重点用在哪些地方?计划是否已经开始实施?
傅彦生:重点还是三方面:第一是基础服务的拓展,主要是招工、培训、打造产品;第二是地域的拓展;第三是展开了一些行业的并购,我们会投资、整合一些项目。
《e家财富》:现在是否已经有收购的公司?方便讲一讲并购的情况吗?
傅彦生:已经有了,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我们投资了一些产业链公司,并购之后他们的业务量都会增加到三倍左右。
《e家财富》:都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傅彦生:大概是三个类型的公司:第一类是家政公司,现在已经并购了三家;第二类是物业公司,并购了两家;第三类是一些做社区服务的公司。并购物业公司是把它的服务加深了。一般的物业公司是不进入家庭的,现在是把它的一些服务进行了延伸,提高了它的收入。因为按照正常的业务来说,很多物业公司基本上不赚钱,或者说很难赚到钱。但是物业公司“进家”之后,把一些人员有效地利用起来,同时对一些进家的服务进行收费,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地赚到钱。
《e家财富》:“进家”的人员是原来物业公司的员工还是管家帮的员工?
傅彦生:大部分是原来的物业公司的人员,但是得经过我们的一些培训,而且要把我们的一些管理模式给他们用起来。原来的那种模式,比如保安、保洁,直接“进家”是不行的,因为公共区域的保洁和家里的保洁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经过培训。这些服务人员的管理模式也不同,必须有一定的模式管理起来,他们才能够做好,不然反倒容易惹祸。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