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小区地下群居400多人 环境恶劣
据腾讯新闻报道,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旁的聚龙花园小区,是北京市最早的几个涉外高档小区之一。不久前,这里的住户发现,在居民楼的地下二层,还住着上百人,原本的民防工程被改造成了群租房,整个地下二层都没有窗户、上百人居住在小小的隔断间内,却只有一个逃生通道,里面还有私接的电线、搭建的灶台。
我们下去自查了一下,结果就发现了,七号楼中段是六十个隔断,门都被锁住了,我们进不去,就有一个出口。加起来差不多就有一百四五十间,还有吸烟的,还要大功率的电饭煲,还要大功率的冰箱,都有,还有更可怕的是竟然有做饭的,煤气罐,还有厨房。
从地下一层的停车场顺着唯一一条狭窄的楼梯走下去,通过巨大的防空门后豁然开朗,防空洞被改造成了群租房,每个房间都打上了隔断,分成了无数个小间,有的房间仅能放下一张单人床,稍微大点的隔断间,变成了附近酒吧的集体宿舍,放着十几张上下铺床位。
“群租”应该是指群体租赁,是多个人租赁同一房屋单元的现象。
一般把群租与脏、乱、差以及扰邻、消防、治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群租对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小区居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如果在空间分割过程中影响到房屋承重结构或者分割材料达不到消防标准,容易对小区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侵害;(2)群租房内的人员较自住或成套出租房屋的人员多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容易与房内卫生设施比例失衡,也难免产生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和卫生问题,殃及邻居;(3)群租情况下,该房屋单元在电梯、门禁系统等小区共有资源使用上,一般会超过其他住户,而这些共有资源的维护、更新往往由全小区居民共同承担;(4)群租情况下人员较多且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发生治安问题。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1)群租陡然增加的小区人员,意味着增加了其工作量;(2)群租者仅仅是物业的使用人而不是产权人,有些群租甚至是房屋多次转手后的结果,在与物管的权责关系上,群租者要比单纯的物业产权人复杂得多;(3)群租造成的扰邻问题,往往使小区居民指责物管“不作为”,从而成为替罪羊;(4)群租在消防、治安、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物管及时监督并配合相关公共部门的工作,也是往往吃力不讨好。
推荐阅读:《“群租”——物管公司无法回避的问题》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80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535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387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54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