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业管理之我见

现代物业杂志 2003-12-01 15:48

专业物管不专业 行业生存受质疑

中国物业管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按大包大揽的“政府化”运作模式演变而来的。物业管理涉及治安、绿化、清洁、家政、房屋及机电维修保养等,但这些项目实际上也是货真价实、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独立行业。而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物管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不可能花很高的成本配置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号称专业的中国物业管理其实不专业。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物管企业里,目前已有尝试通过成立各种专业中心的形式,加强机电维修、园林绿化、清洁卫生、家政服务等项目的专业化。但这些所谓的专业中心基本上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变换了一种形式,准确地说只能算是物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改革,实际上仅是企业内部成立了一个与下属小区管理处相对应的部门而已,即物管企业机电维修中心对应下属各小区管理处机电维修部,以此类推。而社会上正规的专业机电维修、清洁卫生、园林绿化企业里,其专业人才素质之扎实,技术力量之雄厚,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之高,是绝大多数物管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那么,物管企业凭什么大包大揽跨这么多行业来管理服务社区?显然,如果将机电维修、治安保卫、园林绿化、清洁卫生等分别交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相信,其价格一定更低,服务一定更优。因此,物管企业有必要也必须按市场化的模式与要求 ,加快提升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步伐。

服务观念僵化 管理模式陈旧

业主到单位上班去,物业管理人员到小区上班来;业主下班回到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也下班离开小区回到家里。业主真正需要服务的时侯却见不到物业管理人员,有的也只是保安员和维修工这些操作层员工。综观整个行业,物管企业大多还是没有跳出“朝八晚五”,政府化、机关式的落后观念,使得物管企业及服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多,服务意识少,对服务二字理解不深刻,结果是物管企业的服务不到位。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物业管理企业贴心式的“管家”服务模式已经大举进入我国并逐步本土化,现已受到社会各界及业主的认可与追捧。

物管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就是提供给业主的管理与服务,这种物管与服务产品的构成,主要由企业的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组合而成。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物管企业并没有设置针对产品品质进行创新及升级的研发部门。虽然,有一些物管企业设置有类似机构,但大多没有研发创新的职能,从而使得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技能和方法年复一年,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我们可以想见,模式、技能与方法组合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产品,在落后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不能持续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期望,在广大业主维权意识、自治意识等民主自由意识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如果说人们针对物业管理这个行业的投诉不是逐日逐月连年剧增,没有成为投诉热点,那才真是咄咄怪事。

创新步伐迟缓 认证步入误区

综观深圳甲级包括乙级和丙级物管企业,其公司本部机关化、官僚化、政府化严重,机构设置普遍显得臃肿而不科学。如前所述,几乎没有一家物管企业设有专职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对物业管理与服务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从而对企业的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进行持续地提升。虽然,物管行业的不少企业大多设有品质部或物业部,但这些部门没有针对管理服务模式、技能、方法进行研发创新的职能,大多是照本宣科以国家、省市的物管服务标准对下属社区管理处进行检查考评,已异化为官僚化、政府化严重,机构设置普遍性地显得臃肿而不科学。如前所述,几乎没有一家物管企业设有专职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对物业管理与服务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从而对企业的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进行持续地提升。虽然,物管行业的不少企业大多设有品质部或物业部,但这些部门没有针对管理服务模式、技能、方法进行研发创新的职能,大多是照本宣科以国家、省市的物管服务标准对下属社区管理处进行检查考评,已异化为官僚化、形式化和传统政府化的“专职检查机构”。

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近年来广受物管企业追捧,但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来看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害了这个行业。当然,这不是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错。因为作为朝阳产业、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至今其管理与服务的模式、技能、方法还处于动态创新的探索期。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却把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服务模式、技能、方法“法制化” “程序化” ,其害可谓无穷。由于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引入,还给物管企业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行为已纳入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已经“科学化” 、“规范化” 、“国际化” 、“程序化” ……但结果是扼杀了物管企业探索创新的激情和通道,蒙弊了整个物管行业及物管企业,导致企业的管理服务质量下降,业主满意度持续走低,投诉激增。如目前一些物管企业将ISO9000版升级为ISO2000版,其改版的主要工作仅局限于版式和程序的修改,而最关键、最核心的管理服务模式、技能、方法却并没有创新提升。

理论探索滞后 基础研究虚浮

综观物管行业的理论研究,表现为滞后与虚浮的多,扎扎实实的少;做表面文章的多,真正研究到内在实质的少,整个行业理论研究大多华而不实。业界人士普遍热衷于不着边际的宏观论,热衷于企业改制和企业产权结构调整,数名物管企业老总的变动也曾被炒得沸沸扬扬,居然一段时期成为行业的主流话题,而关糸到行业长足发展乃至生死存亡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行业理论研究,特别是行业基础理论研究,如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技能和方法的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鲜有人提及。目前的状况是,物管理论没有到位地切入到行业模式、技能与方法的研究上来,研究者不了解广大业主的真实需求与期望,更没有把握住物管市场跳动的鲜活脉博。事实上,对于企业改制及产权结构的调整,没必要也不应成为行业理论研究的主流话题。准确地说,物管企业改制及产权结构的调整,是所有其它行业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的体制困惑,而绝不是行业困惑。对于物管行业最紧迫的是要重点关注行业产品品质的创新(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技能和方法),关注行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

21世纪西方传统经营理念大颠覆

品牌神话开始破灭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民主意识、自治意识、自由意识、独立意识、个人意识,甚而叛逆意识、挑战权威包括挑战“神话”的意识与日俱增,由此形成人们对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大打折扣,品牌为王、品牌制胜、品牌通吃的品牌神话时代已经动摇。特别是现代资本运作理念的兴起(资产运作是加法,资本运作是乘法),类似产品与服务在强大的资本促进下轻易即可构成致命的竞争局面。麦当劳、安然等一大批国内外品牌迅速衰落的教训向传统的品牌神话敲响了警钟(如史玉柱迅速卖掉脑白金。在香港有不少夜总会等娱乐性企业,根据人们的求新叛逆意识,在开一家夜总会的同时已经考虑开另外一家类似的夜总会)。可见,品牌并非万能。但话又说回,没有品牌又万万不能。特别是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讲,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巨大的差距。可以说,中国的企业品牌时代仅仅是刚刚起步。

恐龙时代走向衰落

收购、兼并、重组,肆意做大蛋糕,甚而不惜跨多个行业、盲目多元化的意识近年来受到国内众多企业的追捧。但有规模,没效益;有数量,没质量;机构官僚,体制僵化;管理链条脱节,创新乏力。孰不知,企业的“恐龙时代”在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渐走向衰落,一大批国际巨型跨国企业集团的没落,昭示“航空母舰”企业实际上只是一艘泰坦尼克号。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全面崩溃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传统定义是独占性、相对持久性与稳定性(个性化或差异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集中体现为品牌力(商誉力)、资本力、技术力、人才力、文化力、营销力等。

(1)品牌力(商誉力)如前所述。

(2)资本力。现代风险投资市场的成熟,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多元化,商业体系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达,为缺少资本的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无论中外企业目前还是资本说了算,但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企业家们

感叹,自已有的是资金,就是缺好的项目、好的商机。

(3)技术力。当一种新的技术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时,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里,其他企业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用更新更优的技术超越,迅即推出相似或相近的产品与服务,所谓技术壁垒仅是某些企业家的一厢情愿。因此,无论是企业的品牌形象,还是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价值链组合要素均需持续创新。

(4)人才力。现代社会的人才已完全摆脱单位属性,人才绝对不属于某一家企业,想垄断社会人才无异于天方夜谭。现代社会的人才只属于市场。同样一个人,在甲单位是人才,而在乙单位就可能不是人才。人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空间与平台。

(5)文化力。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与经营艺术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企业最高领导者及其班子的经营文化与艺术。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个性、特性和与本企业的相适应性,因此,企业文化并不能超越企业或企业家个人。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先进性。

(6)营销力。在现代物流及信息资讯日益发达的态势下,营销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日渐弱化,企业甚而可以把营销链交予专业公司。事实上,企业的营销链只是企业经营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营销力可以说仅是企业众多价值链条里靠后的,一个并不起决定性因素的一小环。

现代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特质

中国入世后,随着国企改制的纵深推进,即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完全分离;民营企业在质与量两方面的迅速成长壮大;外资、中外合资包括跨国企业的涌现,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正日新月异地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企业经理人来说,其命运将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与时俱进加大经理职业化的角色转化,其二是抱残守缺加大经理职位淘汰概率。作为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这一新兴行业,企业对经理职业化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将大大增加。在WTO的催生下,中国的企业经理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职业化竞争压力。但我们也可以完全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的企业经理职业化必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职业化经理阶层将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地浮出水面,甚而还必将涌现出一批世界顶尖级的中国企业职业经理。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有必要科学地探讨物管企业经理职业化的一些主要特质(注:物管企业经理的主要特质 ≠ 基本素质),本文试作如下分析以与业界人士商榷。

1、运用现代资讯情报的特质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经济时代及WTO的挑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共识。全球化与信息化同步,新经济与资讯化并举,是21世纪现代企业必须完成的必然性变革。而物管企业资讯情报化经营是企业加快技术进步进程、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整体质素的需要,更是应对这些挑战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因此说,高效运用现代资讯情报的能力是物管企业经理职业的一大关键特质。

置身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市场的竞争不仅要比资本、比品牌、比管理、比服务、比质量、比文化、比人才等等,还要比资讯比情报。资讯情报是市场竞争中可比因素之源。没有资讯情报就没有作市场抉择的基础,就没有市场发言权,也没有市场竞争力。企业的资讯情报化经营并不是停留于纸上空泛的理论概念,它完全可以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及所有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物管企业资讯情报化经营的五大要素:

(1)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等重大决策建立在科学、准确、全面的资讯情报基础上。

(2)运用资讯情报化经营手段监控企业的日常管理服务行为,特别是监控企业财务运作行为。

(3)企业建设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支持企业的资讯情报化经营。

(4)企业形成了资讯情报化经营的一系列运作机制及体系。

(5)企业设立有强大的企业资讯情报机构。

2、在不确定模糊状态下决策的特质

在现代日趋复杂多变的企业经营环境里,物管企业经理必须具备对市场的前瞻性把握能力,具有在不确定、模糊的市场状态下作决策的特质。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尊重专家的意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有效运用资讯情报、科学方法、科学预测等科学手段。拥有这些可贵特质可以表述为:系统调研、准确预测、科学决策。值得警惕的是,所谓仅仅有胆识、有魄力及果断决策的传统企业领导素质并非现代企业经理人的特质。

正如上节所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企业已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国部分,市场发展空间也扩展到了全世界。其中通过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高起点地实现资讯情报化经营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可以说,中国企业能否在国际化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甚而是占上风,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资讯情报化经营的程度高低,是衡量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实力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是物管企业经理人在不确定、模糊的市场状态下作决策时,只有通过完成对资讯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利用过程,才能最大可能解决经理人作决策时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才能最大可能降低物管企业经理人在不确定、模糊的市场状态下作决策时的风险系数及概率。如在物管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的重大决策、管理创新、品质提升、市场拓展、顾客沟通,包括顾客(业主)的建议、投诉、新的需求及新想法、新动向等,只有建立在科学、全面、准确的资讯情报基础上,才能做到有效地规避风险,才能做到及时地与顾客(业主)沟通,持续地满足顾客(业主)日益增长的管理服务需求。

3、驾奴情感与智慧互动的特质

我国传统的企业经理人理念多偏向于命令与强权的控制性管理方式,缺乏人本精神。而新的内外部企业经营环境促使物管企业经理人,必须一手抓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致力于持续提高企业的管理服务品质;一手抓情感,把“情”贯穿于企业管理与服务的始终,对业主包括企业员工,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服人。情注业主,让业主在享受高品质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中得到满足;情系员工,让员工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说,作为一名物管企业经理人,必须发挥或放大情感的影响力,促使情感与智慧的互动,而绝不是各自孤立。要做到这种至高境界,就必须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物管企业经理人应具有亲和力,克服官僚主义领导作风,不断检讨工作方法,善于从情感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致力于企业内部、社区人际关系、矛盾利益的平衡,致力在企业内部、社区形成浓郁的亲和氛围。再就是物管企业经理人应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即善于倾听业主、员工的心声,善于面对面地同业主、员工交流和沟通,能与业主、员工形成心与心的默契、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及人性深刻洞察与准确预测,在各种决策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4、快速学习与研究的特质

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里,物管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知识化的集合体,其经营、管理、服务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学习、研究、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研究、拓展、发掘、整合、运用知识的机构。综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莫不是集教育、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知识密集体。可以肯定的是,对于21世纪的物管行业来讲,成功必定属于学习研究型的物管企业。谁学习得快、研究得透,并迅速将新的知识理论融入企业的创新变革中,谁就可以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胜出。本文在这里为物管企业经理人提供快速学习研究的五大途径及五大意识供大家参考。

创建物管企业学习研究型组织的五大系统途径:

(1)创建企业组织学习、研究、整合、存储、传递、利用等过程所形成的“知识链”管理系统,对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流程、资讯网络予以创新调整,使企业组织的学习研究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及良性地协调循环运转。

(2)创建企业组织支持学习研究过程和资讯成果交流、整合的传播渠道及机构,包括良好的网络体系技术支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就是企业组织成员学习研究中互相传播沟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要重视设立一个强大的情报资讯职能机构,以收集、归纳、整理相关的信息情报资讯。

(3)创建企业组织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学习研究的体系。企业组织及成员要善于对具体的管理服务行为的成效及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4)创建企业组织定期开展成员间学习研究成果资源共享的活动体系。成员的知识必须通过企业组织传播体系为全体成员共享,以转化为企业组织共同掌握的知识。如不定期的团队渡假交流活动、定期的资源分享交流会议活动、定期的工作评审活动,以及不定期的现场考核、批评、反思活动等

(5)创建企业组织学习研究的激励机制。企业要制订一整套的学习研究规章制度、奖惩办法,对企业在学习研究中富有成效、有较大贡献的下属单位、部门及成员予以奖励,包括提薪、提职以及颁发专项奖金等。反之则应给以适当的惩戒,包括降薪、降职甚而辞退。

创建物管企业学习研究型组织的五大意识:

(1)“工作学习研究化” 意识。企业组织及成员有意识地把工作机会视为

最佳的学习机会,善于在工作中学习与研究,从而不断创新,提升工作技能,持续提高管理服务品质。

(2)“终生学习增值”意识。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生命体,需要“终生学习增值”,而企业组织的学习研究行为有别于成员个人的学习行为,其形态是群体性,有明确的企业目标及企图。

(3)克服企业生命周期的战略学习研究意识。综观世界各国的企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而克服生命周期的法宝就是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创新;要敢于自我批评甚而不断地自我否定,善于从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只有这样的意识,才能打破学习研究的心理瓶颈,才能广泛地捕捉汲取新知识,在学习研究中创新、进步。因此必须把企业的学习研究作为经营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组织的学习研究提升到战略抉择的高度,通过学习研究激活企业的生命力。

(4)企业组织学习研究的社会群体意识。在全球化的激烈市场竞争下,企业的学习研究还需延伸至顾客群体(社区的广大业主及相关团体)。必须加强顾客群体(社区的广大业主及相关团体)的培训学习,与它们结合成学习研究伙伴,通过共同的学习研究一起成长进步。

(5)向顾客及合作伙伴学习研究的意识。对于物管企业来讲,要善于通过服务、调查、回访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获取顾客及业主的信息,从顾客及业主的意见、建议、投诉中学习;要善于从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学习,从合作中学习新知识。特别是要善于向竞争对手、本行业包括其他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学习。

5、创新再造的脱胎换骨特质

随着现代科技及信息技术革命的突进,预计仅需10年左右时间,我们现有一半的工作甚至更多会陷入危机;预计不到50年的时间,我们现有90%以上的工作将陷入危机。因此,物管企业经理人就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质,通过创新来再造我们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使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在创新中脱胎换骨。在这里本文总结为十种意识:①超前意识,②行动意识,③风险意识,④专业意识,⑤尝试意识,⑥人才意识,⑦诚信意识,⑧品牌意识,⑨标准意识,⑩标新意识。作为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经理人,当前需重点关注文化、制度及组织结构的创新。对于物管企业的创新首先是社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致力于东西方文化、国内外企业文化包括社区文化的融合。我们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人均占有资源较低,但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国。以中国儒学为例,就具有全球意义,其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以人为本文化理念有相通之处,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并不是对立的。只要我们把东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很好地融合,就可以解决市场化冲击下人们对法制、情感、权利、责任、公义、民主、自由精神的正确理解。

其次是物管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规章制度创新及与WTO接轨是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亟需清理、修订和健全。这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企业的扩张乃至生死存亡。通过科学、系统、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可以建立一支健康运作,高效率的、职业化的、具国际化意识的优秀团队,从而不断持续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赢得顾客的信赖,在市场里取得更多的份额。我们应当认识到,进入WTO后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与资本的竞争,也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运作模式及企业规章制度的竞争。

再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综观国内企业的组织结构,其复杂的等级标准、臃肿的行政后勤及政府化的机关式组织结构,给企业的产品及服务造成严重的障碍。国内企业庞大的官僚组织结构,扼杀了一代又一代员工的创新激情,因此,建立精干、高效、科学的组织结构势在必行。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原则就是尽量保持管理机构的小型化,特别是公司机关的小型化。这样,企业才能腾出足够的精力去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顾客的需求,从而避免把许多精力无谓地消耗在内部事务方面。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企业本部及各级公司的机关过度膨胀,其中不乏高素质人才被闲置和浪费。就物业管理企业来讲,我们从每天媒体刊登的招聘广告上可以发现,物业管理公司对公司本部人员基本素质要求均为大学本科甚而硕士研究生,而对处于服务一线的物业管理处经理(主任)、事务助理(物业管理员)等人员的要求却仅为大专甚而中专。事实上,这种并不科学的组织结构已成为物业管理服务质素持续提高的瓶颈。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提高和加强同顾客面对面打交道的管理处这一前沿机构,使之服务的能力与效率得以同步提高,确保管理处这一前沿机构能持续不断地为顾客提供高效且优质的服务。

“亚健康”企业诊断

在市场经济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国有企业的体制、产权结构还没完全理顺,民营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普遍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服务水平诸方面相对落后。笔者以为,我国的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生命态处于“亚健康”状态。

按照笔者的企业“亚健康”诊断标准,在对不同体制、不同产权结构、不同行业的众多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即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病变”甚而“癌变”或“休克”状态,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健康状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诊断、研究、治疗企业的“亚健康”。

本文在此提出企业“亚健康”论断及诊断标准,属个人浅见,旨在抛砖引玉,欢迎有识之士加入到企业“亚健康”的讨论中来,特别是针对企业“亚健康”的治疗提出高见。

企业“亚健康”症状诊断五大标准:

1、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僵化,企业发展缓慢,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企业赢利能力降低,有的已丧失赢利能力,甚而已进入亏损状态或隐性亏损状态;顾客满意度低,产品形象及企业形象指数日益走低,没有建构起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2、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品质、营销等价值链老化,产品品质低劣,创新能力贫乏,不能或难以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企业信誉、品格及道德丢失,投诉日益增多,全部或部分丧失引导市场、创造市场及持续满足与超越顾客期望的能力。

3、企业的体制僵化,运作机制、经营机制、决策机制等,既不科学也不规范,不能与千变万化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相适应。譬如,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决策等,没有强大的资讯情报支持,没有专家顾问的认证。

4、企业暮气沉沉,员工状态不佳,工作懈怠不负责任,没有集体荣誉感,对企业漠不关心;企业风不正,气不顺,内部斗争激烈,整个企业缺乏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朝气、活力与凝聚力。

5、企业的管理链脱节,管理的指挥传导系统、运作实施系统、反馈监控系统“短路”。特别是那些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急速膨涨的企业集团,不仅表现为管理缺位,而且表现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障碍。

笔者认为,企业只要出现以上五种症状的两项以上,就可以判定其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值得警惕的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企业往往因缺乏及时的“诊治”而痛失转化为健康状态的良机。总体来看,企业的“亚健康”既表现为器质性病变,也有功能性病变。企业在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导致企业从“亚健康”状态转化为“病变”状态,亦有可能“基因突变”,甚而转化为“癌变”状态。但只要通过系统的治疗,还是可以恢复到充满生命活力的健康状态。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03年第03期)

公地APP已正式上线!可在线阅读《现代物业》最新杂志,同时使用在线知识社区、参与沙龙研讨、自助知识学习……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及腾讯应用宝均可下载体验。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下载公地APP。】

或点击以下链接进行下载:http://dwz.cn/662k51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