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物管行业的盈利空间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特别是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益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避免亏损、提高效益,促使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企业拓展盈利空间的理论思考
( 一 ) 拓宽物业管理服务的内涵,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当前,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是通过提供基本服务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以及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向业主收取劳务费来维持经营,服务所利用和组织的资源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本公司自己的资源,如公司的专业技术、设备和管理人员等。但是,由于物业管理属于服务管理领域,而服务行业是收益回报较稳定的行业,物业管理公司不可能从基本服务中获取高额的利润;虽然我国绝大多数的物业管理公司都设置了增值服务项目来弥补利润的不足,但由于自身资源、能力以及人员素质的限制,服务层次较低 ( 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 ,服务项目也较少,所以增值服务的利润空间也未能被物业管理公司充分挖掘。因此,经营思路的狭窄就造成了企业获利途径少、利润空间小的后果。
与此同时,社会不同主体对于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更加趋向多样化。
(1) 业主群体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收入的不断增加,各种增值服务有了更广泛的市场,其中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大。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工作压力不断增强,人们渴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充裕的休息和享受,为了节约时间和“寻找成本”,人们愿意把一部分增值服务由物业管理公司来提供。
(2) 购房者的需求。对于购房者来说,购买物业是一项长远的高额投资,自然希望它能够保值、增值。因此,他们在购买物业之前对将来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是非常关心的,而且在购买物业时,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购房者有向“专家”咨询的需求,此外,一些人还会有房产再投资决策、物业租售经营方案等方面的咨询需求。
(3) 房产开发商的需求。现在,随着业主“买物业就是买管理和服务”观念的增强,开发商已经把物业管理服务看成是售楼的一个“卖点”因此,他们也愿意聘请富有经验的物业管理公司提前介入,参与物业的开发过程,为自己提供咨询和监督服务,以改进物业的具体设计,完善物业的使用功能。
(4) 社会服务供应商的需求。通过与物业管理公司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社会服务供应商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首先,他可以及时地得到业主的需求信息,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其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把业主的一些专业性强、他们自身又无能力提供的服务“外包”给社会服务供应商来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因此,社会服务供应商也有向物业管理公司购买信息的需求。
因此,基于上述多样的需求,物业管理企业应该进一步拓宽经营服务的思路,扩大服务的对象和种类,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服务来创造效益。这样不但可以充分满足业主的需求,提高区域档次,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开辟资金来源的渠道,建立起企业良好的造血机能,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
当然,多元化发展在降低单一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进入其它行业而带来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注意结合实际,突显优势,在多元化发展中处理好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使二者协同配合,共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二 ) 物业管理能够使物业保值增值,这可以成为企业盈利的突破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房产的保值增值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各地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把购房当成是一种投资,因此也更加注重能使房产坐享增值的关键环节 —— 物业管理和服务。
业主委托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物业管理,表面上看是交钱买物业管理服务,还要让物业管理公司赚得一部分利润,但实际上,当房屋价值因土地价值提高和环境改善而提高时,延长房子一年的使用寿命,就等于用一年的物业管理费买来一年的土地增值额。从这种意义上说养房子就不仅是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还是一种投资。这在商业房产,尤其是写字楼物业中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好的物业管理的确对物业的保值增值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物业管理企业也理应分享增值的部分,这可以体现在物业管理收费中,从而增加盈利。
( 三 ) 实行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
根据经济学中的规模成本递减原理,生产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随着其经营管理的物业面积的增多,企业的一部分管理费用并不会随着管理规模发生数量变化 ( 即不变成本 ) ,这就会摊薄单位面积的不变管理成本,所以其单位物业管理面积的综合成本就会降低。
所谓无序化管理成本,就是随着管理的范围、幅度的扩大,其管理的有效性将会不断降低,成本也会增加。
当前,许多物业管理公司手中的物业点过于分散且规模很小,往往会造成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无法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对物业管理实行规模化经营,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 ) 实行专业服务社会化,也是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盈利的有效途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都是“小而全”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带来一个两难的选择若要满足各项管理服务需求,必须配齐各类专业人才,否则会面临质量低下的后果,而配齐专业人才,各类专业任务量又相对不足,形成成本压力。从香港的成功经验看,从事楼宇、商业大厦和公共屋村管理的管理机构人员组成都少而精,管理机构将保安、清洁、维修等工作都以合同形式发包给专业公司、承包商去做。物业管理人员主要是按照合同进行管理和协调。除日常需要少数维修人员外,各种专业技术人员都不需配置,物业管理公司成为物业管理的组织者,管理开支大为减少,物业管理机构定期对承包商和专业公司进行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按照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进行选择。这种社会化经营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而且能使管理成本大为降低。因此,由物业管理公司统筹、组织、协调、监督,把一些具体事务交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4330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4887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2979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8642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6964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2763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2826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1293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7267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3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