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 “三角关系”如何理清

扬州物业网 2014-12-02 08:30

成立业委会时间长、难题多,但小区的有效管理并非仅限于此,更有赖于业委会的运作水平和广大业主的“参政议政”能力,考验的是社区公共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是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的一个试验场。

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

业主、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三角关系”错综复杂,需要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依法监督。

文明花苑在本地知名度颇高,不仅因其是城区较早实行小区式管理的大型社区,更因其多年来的小区管理纷争。70多岁的刘叔是小区最早的一批居民,他回忆,原来小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业主们都十分满意,但随着现楼售毕,羽毛球馆、图书馆、物业收费处等相继被拆除,被开发商改建为停车位出售,“当时的物业公司是开发商的属下公司,不站在业主一边”,就在开发商准备拆除游泳池时,业主们齐起反对,最终游泳池被保留下来,并通过召开业主大会,解聘原来的物业公司。2008年文明花苑业委会成立,并招聘新的物业公司进场。

但业主发现,旧问题走了新问题又来,“小区卫生差,车房经常被盗”。面对种种问题,业主选出的业委会却沉默,部分不满的业主拒绝缴纳服务费,未料却被物业公司集体诉至法庭,而在此时,业委会仍然未有发声。有业主直指业委会收受好处,至2012年,业委会已换了两届,情况一直未有改善,居民不断向各级部门投诉,在市住建局、街道办、业委会等单位的帮助和监督下,文明花苑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业委会。

如何下好管理小区这一盘棋

采访中,记者见到一个有效运作的业委会是如何保障业主利益,并平衡业主和物业公司关系。

东堤湾业委会主任陈贤棠走出小区侧门,围坐的老人向他打招呼:“主任,这里该加个灯了,晚上打牌看不清楚。”他观察了一小会,说:“是要装了”。去年升级小区大门道闸,扩建了露天停车场以缓解停车难问题,并设立摩托车专用监控通道,近期业委会还打算把小区损坏的便道修修,增设摩托车停放棚,而经费全部来自与物业公司的公共停车位租赁费用分成。

2004年,东堤湾小区的物业管理费是0.5元一平方(步梯楼),到2009年经业主同意后涨价至0.65元一平方(步梯楼),且至今未变,在端州城区中属较低水平,且服务质量比较稳定,这让陈贤棠和业委会的其他成员都颇为自豪。

陈贤棠介绍,目前小区物业公司是2013年通过公开招标,在5家竞标公司中选中的,为保证物业公司在“0.65元”范围内不涨价,业委会近年做了很多努力,如在全小区范围内安装摄像头,减少巡逻保安人数,通过扩容停车场,所得收益由物业公司与全体业主实行“五五”分账,广告经营所得由物业公司所有,还尽可能在职责范围内分但物业调解的一些工作,小区业主出现矛盾时,业委会承担“调解员”角色……“一方面降低物业公司运作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收入渠道,让企业有盈利空间他们才不会动辄向业主提价”。

业主不缴纳物业费是很多物业公司最头痛的事情,对此,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也签订协议,对拖欠者业委会将协助催缴,甚至支持起诉。“反对任何人在东堤湾小区耍特权吃霸王餐”,“物业公司是企业,当然要盈利,这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亏了。”

尽管不喜欢有人监督自己,但也有物业公司开始意识到业委会对自己是利大于弊,城西某个深受小区业主不缴物业费困扰的物业公司对记者表示,希望可以尽快成立业委会,帮助公司处理好和居民的关系,并催缴物业费。

要面对来自业主的质疑监督

一方面要维护业主利益,处理好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另一方面,业委会还要面对来自广大业主的监督。监督是为维护业主利益,本地就常见小区业主对业委会不满,如私自出租物业,对小区问题置若罔闻等。

而另一些监督则让业委会哭笑不得。文明花苑的第三届业委会已运作两年,办了好几件实事,业主们对其颇为肯定,不过业委会主任邓姨还是受到质疑,“常常被怀疑收受利益,损公肥私”。文明花苑今年整个小区27幢楼的消防设施要维修,经过业主推荐后选出供应公司,每一项设施的价钱、数目在小区门口公示,“有业主怀疑我们公开一盘账,暗里另一盘账”,邓姨坦言没办法,“只能寄望日久见人心”。

也有小区想出一些办法,如2005年星荷豪苑在出售商品房时,开发商代收了国家预扣的一部分住房维修基金,业委会成立后,经多番努力,终于要回了102万元的维修基金,这笔钱只能用于小区的公共事务,可是过百万的款项,显然不能放于任何私人账户,怎么办?该小区业委会主任吴建中想到了到银行开设基本账户,他多次往返相关部门,申请到了机构代码证,并顺利开设了基本账户,资金的使用公开接受监督,更规范安全。

来源:西江日报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