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管理模式创新 混合型社区物业管理“起死回生”
“治好五河苑的‘毛病’,靠的是物业管理模式创新。”北塘区黄巷街道副主任王俊说,辖区内的五河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混合型”小区,总建筑面积达45万余平方米,4000多户居民成分复杂,既有当地拆迁安置的失地农民,又有从老城区迁入的经济适用房、定销商品房住户。“大多数住户没有缴纳物业管理费的习惯,至今缴费率仍不到30%。”五河社区负责人介绍,由于收费难,加之历史原因造成的小区公共配套不完善等“胎里毛病”,导致五河苑的物业服务陷入恶性循环的“死结”,居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在黄巷街道,类似五河苑这样的“混合型”社区还有不少。王俊介绍,针对“混合型”社区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街道推出了一套“组合拳”:成立社居委领导下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监督下实行市场化运营,街道则通过出让部分沿街店面、商业配套用房收益的方式给予经济扶持;随着物业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赢得小区居民认可,并在此基础上使物业管理费的缴费率逐步提升,推动物业公司良性发展。
今年3月,五河社区注册成立了无锡市兴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从原物业管理单位手中接过了五河苑的管理权。“社区党组织首先发动党员干部开展环境整治,100多人干了七八次。”社区负责人说,成立“属地化”的物业公司后,社区与物业形成了合力,与社居委和物业公司分而治之的传统模式相比,“办事”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小区里的违章搭建、毁绿种菜、乱停车等现象,由居委工作人员和物业共同做工作,解决起来顺畅了不少。与此同时,有了街道划拨的商用房收益作支撑,社居委和物业公司的底气也更足,短短半年多时间,五河苑103台电梯已经全部得到一遍维护,小区内增设了4个电动车库,小区大门口的汽车道闸也陆续安装到位。
不断提升的物业服务质量,在赢得居民赞誉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居民加入了缴费行列,“现在五河苑的停车费收取率已达到98%以上,有意向缴纳物业费的人也在增加。”黄巷街道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街道已有杨木桥、五河等社区采用了这种“组合式”的物业管理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这种新模式还将推广到其它“混合型”社区。(挥戈)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