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英式管家”成售楼噱头

物业之家 2011-04-05 15:33

“楼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倍儿有面子。”这是电影《大腕》里的一段被广为流传的台词。如今冰城市民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也不再是遥不可及。哈市很多项目都引进国外顶级的物业公司———“英国管家”。英国管家已有数百年历史,它将管家的职业理念和职责范围按照宫廷礼仪进行了严格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英国管家”也成了物业服务的经典。

如今,哈市时常可见楼盘打着“英国管家”的旗号,而冰城市民更多听到的是一种吆喝声,鲜有人能够真正地享受到“英国管家”式的物业服务。

>>> 选 择

“英国管家”靠一家难撑场面

近几年,哈市一些楼盘广告不断宣传,“英国管家”正式进入冰城,哈市物业管理实现了提档升级,物业管理水平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媒体曾报道过,福顺尚都、天鹅湾、溪树庭院、润园翡翠城引进戴德梁行,四季上东选择世邦魏理仕,盛和天下、富佳新天地、托斯卡纳签约第一太平戴维斯……三年时间里,哈市多家楼盘纷纷引进国际品牌物业公司,期望借这些“英国管家”提升楼盘品质。如今,有的“英国管家”不复存在;有的“英国管家”仅停留在在运作模式拟定阶段,根本没有驻场;而“英国管家”真正开始施展拳脚的,要算入驻哈市的“溪树庭院”。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哈市溪树庭院的业主们正享受到了来自“英国管家”的服务。

“英国管家”成售楼噱头

从2009年左右起,哈市便刮起了“英国管家”风,群力区、松北区、利民区等地有十余家楼盘都打起了“英国管家”、“欧洲物业”“美式物业”的洋招牌,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眼球。如今很多“英国管家”并没有跟哈市的业主们见面,这其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这主要与开发商选择“英国管家”的初衷决定的。很多楼盘都青睐于将“英国管家”当成一种卖楼炒作的噱头,往往看中的是他的概念,而未必能够全面了解它的真正内涵。

“开发商不惜重金引进国外顶级物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居住的重视,对自身居住环境要求的提升。”哈市一家地产策划公司辛总经理说,“开发商以顶级物业管理“英国管家”作为卖点,主要还是迎合了高档楼盘的配套需求。现在,物业管理与普通百姓的居住生活正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楼盘开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营销、推广、服务、维护等配套产业也变得更为丰富和多样。对于购房者来说,除了考察一个楼盘的基本品质之外,物业服务也是一个极具参考意义的衡量要素。因此哈尔滨的地产商更乐衷于将世界五大行中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等物管“巨头”作为重要的楼盘卖点。

待楼盘销售一空后,“英国管家”何去何从,这只能看开发商的选择了。

混搭“洋管家”

“现在的‘英国管家’”有一些是从国外的知名物业公司衍生过来的,而非“原装进口”,它的很多管理文化、管理理念在中国未必能够落地,顶多是一种半成品。”资深地产人刘经理说。

实际上,直接参与楼盘开发建设的模式,属于正宗的“英国管家”。这标志着业主们在未进户就可以提前享受到国际水准的物业服务。“英国管家”凭借丰富的国际经验及专业知识,以“安全、完善、格调”为核心理念,为社区生活提供人性化、全方位、365天尽心呵护。进入冰城的“英国管家”与国外的那种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打了一定的折扣,“洋和尚”来“念经”未必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比如说,像个别奶粉企业一样,打着纯进口奶粉的幌子,实际始终脱离不了再次罐装后贴上的洋商标的嫌疑。

“‘英国管家’并不如我们之前所设想的那样完美,服务也存在着很多瑕疵”,香坊区一家豪华楼盘的物业公司经理这样说,他们最初聘请了“英国管家”,但是他们也不了解“英国管家”的所有管理模式。他们只是聘请“英国管家”当顾问,他们派工作人员每月来这里查看一下。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哈市聘请“英国管家”有几种模式,有的是开发商前期为卖楼,只用“英国管家”的名声来做售楼的噱头;另一种是“英国管家”担任顾问的形式,每月隔一段时间进入到小区对物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而另外一种就是驻场的模式,他们派驻人员对楼盘进行整体物业管理。业内人士认为,“英国管家”的有些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有关资料显示,早在2002年,北京一些楼盘就爆出“英国管家”被辞退的消息,如橘郡小区换掉新加坡的洋物业,枫林绿洲小区辞掉管家“英国管家”……,可见“英国管家”的命运最终也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