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实现垃圾分类离不开政府投入

现代物业杂志 2010-01-15 15:56

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各级政府带头,通过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加大财政投入,把工作做到“家”,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将推广分类带来的不便减到最小,才能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响应和支持。

当前,在许多地方,如何处理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北京市为例,随着城市扩张,北京的垃圾产生量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因居住区的延伸,对垃圾焚烧场、填埋场地点的选择难度越来越大,由选址所诱发的邻避冲突正呈加剧之势(据《新京报》11月2日)。对此,实施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提高回收再生率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和居民不是不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总是无法自觉履行,以致于“垃圾分类”虽然喊了多年,效果却并不显著。客观而言,对不少人来说,将其长期以来养成的旧习惯改掉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北京市朝阳区在垃圾分类上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为小区添置接受不同类型垃圾的大压缩箱,全程密闭操作;对垃圾处理站进行改造,全部升级为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区财政承担改造费用。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朝阳区市政市容委还为每户居民免费发放“两桶两袋”,其中绿色垃圾袋用于放置厨余垃圾,白色垃圾袋放置其他垃圾。同时,小区公共区域也分别采用绿桶和灰桶,收集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这些公共垃圾桶一旦装满,将被密闭转运至社区附近的垃圾站清理。

垃圾分类,之所以开头难,难就难在打破居民现有生活习惯,对不少人来说,将其顽固的习惯改掉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朝阳区的上述做法启示我们: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各级政府带头,通过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加大财政投入,把工作做到“家”,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将推广分类带来的不便减到最小,才能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响应和支持。

然而,培养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的建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正如专家所言,在一些地方,居民之所以没把家中的垃圾分类当回事,是“既没动力,也没压力”,卖废品赚钱就积极,分类其他垃圾,没收入没奖励。而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垃圾没分类,会让邻居瞧不起,环卫车也不收。对于我们而言,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同样需要政府牵头,建立引导机制和制度。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地方已作出了有益探索。如,2009年11月1日,广州团市委联合保利物业推出垃圾分类积分“绿卡”行动,小区居民如果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达到一定积分后将可领取环保袋、节能灯泡、绿植、社区体育设施免费体验券等奖品(据《新快报》2009年11月2日)。积水成渊,聚沙成塔。每一个看似微弱的努力都是向目标进发的动力之源。奖励是调动积极性的催化剂。推出积分“绿卡”行动无疑可有效激发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但应当看到的是,除了需要有奖励措施之外,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惩罚力度。否则即使有强大的决心,一把无刃剑是不会有什么威力的。美国食品大王鲍洛奇说:“光奖不罚,懒惰的人将更加偷懒;光罚不奖,勤奋的人将失去进取心”。放在这里也可以说,光奖不罚会消解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效果。有专家建议:“未来将建立垃圾从量收费制度,用‘谁产生,谁付费,谁分类,谁受益’的经济杠杆,达到前期减量”。笔者赞同上述观点。同时认为,发挥奖惩机制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既可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的动力,也可产生相当压力,使他们明白,只要认真搞好垃圾分类,才可以获得社会好评和鼓励;否则,就要受到舆论谴责和经济处罚。

之所以要为朝阳区的垃圾分类的做法叫好,因为全国像朝阳区这样围绕目标,制定并推行一系列措施的地方确实不多。尤其是,朝阳区政府在这方面舍得投入,特别是财政投入。但愿其他地方像北京市朝阳区那样积极行动起来,政府带头,加大投入和引导,将垃圾分类变成每一位居民的实际行动,且能通过建章立制和完善配套措施,使垃圾分类工作日趋可操作性,促进居民区绿色元素不断孵化长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0年01期)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