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国内物业管理新赛道
1976年,孟加拉发生大饥荒。尤努斯拿出27美元借给村子里42个贫穷妇女,并提出了简单而充满智慧的解决贫困的方案:为穷人提供适合他们的贷款。1983年,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今天,有300多个机构在超过100个国家里采用乡村银行的模式来运作,掀起以小额贷款来清除贫困的全球性运动。尤努斯亦因此在2006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成功的故事往往不太具有跨越时空的重复性,却一定有值得重视的启发性。
时下中国,正面临“大国空巢”的社会人口结构危局,很多人称之为“银发浪潮”或是“人口海啸”。“养老”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完全交给政府不现实,更不能不负责任地推给个人,我们必须寻求第三动力——商业的力量。
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三动力,企业因为成功直面社会问题而赢得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当下国内物业服务企业正处于价值重新发现的转型期,将获得直面社会问题的挑战和机遇。“风口”在哪里?“风口”就在当下——“中国式养老”的最主要场景社区居家养老,将会成为国内物业服务企业的新赛道。
“中国式养老”的最重要场景:社区
增速快、规模大、空巢化、未富先老,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比起其他国家来说更加严峻,要解决这个困境要有中国的“方法论”。 “社区”,会成为“中国式养老”最重要的场景。 “百善孝为先”,《孝经》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赡养老人首先靠“亲子关系”来实现,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是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尽管当前的家庭结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但是据调查发现,目前仍有八成以上老人希望在家庭中养老。
而另一层面上而言,中国人的养老也必须依靠家庭、社区为主要载体来完成。随着中国养老人口的剧烈膨胀,床位的稀缺、护理人员短缺的矛盾非常严重。据媒体报道,北京一家养老机构的床位,预订要等166年!总量供给不足、结构失衡、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不高、护理人员极度短缺的局面很难短期改变,唯今之计,利用社区为主要场景,盘活家庭床位,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让更多老人在“社区居家”中完成养老,是中国式养老的未来之路。
物业服务企业做社区养老有天然优势
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让老人脱离医院,回归社区家庭”的护理保险制度,并推动了社区小规模多机能机构的发展。老人可以不离开一直居住的地方,服务由所熟悉的护理人员提供,这种服务模式很受老人欢迎。这种模式将来也会成为国内最有市场需求的“一碗汤距离“的社区养老模式。
那么,未来中国,谁来承当介入社区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社会职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是保险业?还是金融业?还是其他社会机构?笔者认为,这个橄榄枝更可能会由物业服务企业来承接。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物业服务产业链的天然延伸,物业服务企业来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度高、可进入性强、成本更低、客户信任优势更为突出。从产业链垂直整合延伸关系上看,以“提供服务”为产品的物业服务企业,做社区居家养老,资源整合度最高,进入最为自然。据调查,目前在社区中居住者的诉求中,有60%以上均与长者生活需求相关,物业服务企业对居家养老服务并不陌生,甚至本来就应该研究如何满足社区内长者的需求。
而物业服务企业做社区居家养老,还具有产业链延伸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目前,物业管理行业拥有700多万从业人员,他们在社区中24小时面对业主提供服务。这意味着,比起其他行业凭空介入,物业服务企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人员储备、到社区场所再到闲置资源利用等等,延伸成本至少可以降低30%—50%。更重要的是,一切商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消费者愿不愿意为产业链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买单。因此,尽可能地靠近最终消费者,争取与真正的需求市场零距离接触是“王道”。戴尔电脑开创的直销模式,使其在很短的时间里打败了众多实力雄厚的老牌电脑厂商,就是因为它零距离面对市场需求;Zara在残酷竞争的服装零售业独胜一筹,其制胜法宝就是它全程拥有的供应链,保证其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而在做社区居家养老这一点上,物业服务企业拥有企业行业最不可比拟的优势更在于——24小时的零距离服务和客户(业主)的天然信任关系。物业人员与业主朝夕相对,彼此具有一份天然的信任感。据调查,由物业服务企业所发起的服务项目,业主的接纳度会明显偏高。由此可见,从培育客户的角度出发,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有明显先发优势。而不容忽视的是,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物业管理行业进入社区居家养老平台的利器。从客户入住在小区之始,物业服务企业便可在满足客户日常居住和生活等基本需求的同时,充分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也深入地发掘到客户的深层需求,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把这些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归纳,掌握最全面最原始的大数据,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这个对于很多机构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
以社区为载体,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实现现代居家社区养老,是当前中国式养老最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社区居家养老:“新赛道”开启
“互联网+”、“社区O2O”,“最后一公里”的商机让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蠢蠢欲动。我们的同行者都在寻求“风口”的新赛道上跃跃欲试。而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回溯历史,那就是物业服务企业是因何而来?因何而生?在我国,物业管理有30多年的的发展历史,因房地产之兴盛而起,在国外,物业管理则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代意义的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式管家”,目前“英式管家”仍然代表一种文化融合、服务细致的社区管理模式。而自始至终,物业管理是依托“社区”这个主体而存在,以“服务”为产品,以“社区满意度”为竞争力的行业。在当下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风潮下,物业服务企业做“社区O2O”、做渠道商也好,做增值产品也罢,其实也离不开本源——“服务”二字。失去“服务”,物业管理行业就失去存在的理由和源头。服务的手段可以创新,服务的模式因时代而变化,而服务的本质是不可能变的。“社区居家养老”是产业链是一次延伸,是物业管理行业的一次大跨界,然而,说到底还是服务内容的一次创新,是价值的重新发现,未来有望成为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成功转型升级。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健康发展观会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渐融入到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中。大健康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我国的大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万亿级产业投资盛宴将随之开启,这样的“大风口”,值得物业管理行业同仁共同把握。 而以商业模式来安放中国式的情怀,更是一项让人充满激情的事业。 在社会企业领域的权威经典著作《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我们看到,面对贫穷、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难题,可以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改变世界,这就是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成功的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环境友好,在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实践。它不是简单的“公益”和“营利”的重叠,而是对二者的超越,集价值创造、创新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社会企业模式”,是人们的期待,也是未来的现实,激励一代人点燃社会变革的火花。-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543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000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0969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6971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4605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0734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400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38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381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