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大厦冷却塔改造措施

物业百晓生 2012-02-14 08:30:00

1.技术分析

由冷却系统配备可见

(1)原四个KT-250冷却塔设计散热量为:

Qc=CW(tw1-tw2)=4.1868{(3041000)/3600}54=7071(KW)

(2)由于前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实测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常为3℃-4℃则冷却塔实际排走热量为:

温差为3℃时:Q1=7071(3/5)=4242.6(kw)

温差为4℃时:Q2=7071(4/5)=5656.8(kw)

(3)两台制冷主机满负荷运行时,冷凝器进出水温差5℃时,总散热量为;

Q3=CW(tw1-tw2)=4.1868(554.821000)/36005

=6452(kw)

(4)因此若按实测冷却水温差为4时,新更换冷却塔必须增加的散热量为

Q4=(6452-5656.8)1.3=1033.76(kw)

(5)原RT-175型冷却塔的设计散热量为

Q5=cW(tw1-tw2)=4.1868(212.81000/3600)5

=1237.4(kw)

新更换冷却塔比须满足散热量为

Q6>Q5=1237.41.3=1608.62(kw)

2.冷却塔的选型

选购冷却塔,通常是根据规定的热负荷大小和冷却范围确定循环水量,再按照冷却塔产品样本的循环水流量选塔型。但是,样本提供的选塔条件往往和用户实际适用条件不符,主要体现之一就是湿球温度的确定。一般而言,样本条件规定的湿球温度为28℃。实际上,对于炎热潮湿的广东地区,空调系统工作期间湿球温度超过28℃的小时数概率约占8~10%左右,按样本条件选定的冷却塔往往存在一定的不保证率。如果不更换新塔只是把原五个塔并联使用可见考虑1.3的系数后1608.62-1237.4=371.22(kw)热量无法散出。为降低冷却塔的机械故障改善塔的工作环境,减少飘水量。根据设计基准为入口水温38℃,出口水温33℃,外气湿球28℃之条件下设计参数及具体安装位置条件。故选用型号为:KT-250L型冷却塔。

3.改造方案

根据上述分析论证,可有针对性的对冷却塔部分进行改造,以满足运行的需要和降低能耗。

(1)更换加大THB300L螺杆机相对应的KT-175L冷却塔与其它四个KT-250并联运行(受冷却塔区域面积、位置限制,在原状况下增加新塔有一定的困难)。

(2)更换四个KT-250L冷却塔内的填料并将5个并联的冷却塔加装扩散筒至架空层顶部栅格处。

(3)改进更换加大的RTHB-300L的对应的冷却塔的运行控制方式(间隙运行或变频变速运行)

4.改造实际情况:

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方案的实施按方案顺序分三阶段,根据实际效果,顺序进行:

实施过程:(1)首先将螺杆机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KT-175更换为KT-250L冷却塔,用DN250管做为进、回水支管与DN300的冷却水进回水主管相连。进、回水支管均设手动和电动蝶阀,该塔进、回水支管设旁通管并加装电动蝶阀。平衡管公称直经为DN300管并与原四个KF-250L冷却塔的平衡管(DN500)相连,管路中设手动和电动蝶阀。新塔进、回水支管管路上的电动蝶阀与平衡管管路上的电动蝶阀联动。两台750RT离心机同时工作时联动开启,加时空调需250RT螺杆机独立运行时联动关闭。控制箱安装在M3机房,方便运行切换。(2)更换四台RT-250L型冷却塔的老旧填料;维修塔的机械传动部分。(3)调整原冷却塔风叶角度致原位。

5.改造效果

第一阶段改造完工后(5月份完工)经运行观测负荷高峰时当台750RT主机电流为额定电流80%-90%时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均能保持在31℃/35℃左右。主机各项运行指标均正常,效果明显。可满足区域供冷需要。改善了主机运行的运行工况。

通过对高,中区的并塔改造除解决冷却水温高的问题。其它方面也有所改善

(1)用电量有所降低(实测)2003年7-9月份3个月平均用电量为1824690度;2004年7-9月份3个月平均用电量为1656000度。

(2)用水量有所降低(实测)2003年7-9月份3个月平均用水量为

万度;2004年7-9月份3个月平均用水量为万度。

(3)机械故障有所下降,传动皮带磨损大为改善。

(4)冷却塔运行环境也有改善,区域内湿度降低。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