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成果报告

中国指数研究院 2013-12-30 18:56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我国物业服务行业历经32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快速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我国物业服务行业已有近71000家企业,行业从业人员612.3万人,管理各类房屋面积145.3亿平米,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全国已有43919人获得物业管理师资格。此外,行业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得到应用,各类增值衍生服务逐步成为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然而,我国物业服务行业仍然需要面对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落后、一线员工流动率高、员工素质偏低、业主投诉多等问题,以及经营成本急剧上升、物业服务定价机制缺失、行业责任边界不清等深层次问题。此外,物业服务行业长期以来属于盈利微薄行业,市场规模大而复杂,相关研究工作较为滞后,准确详实的行业数据较为缺乏,物业服务评价标准的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谨性都有待商榷,有关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的编制几乎完全空白,造成各地服务标准差异明显,服务定价盲目性高,行业发展长期存在混乱格局。

物业服务行业正处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务院在《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强调“健全市场规律价格机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国家科技部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物业服务业转型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大力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为物业服务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优秀物业服务企业要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做大做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

在此背景下,中国指数研究院秉持“客观、准确、科学、合理”的理念,在分析总结历年研究经验及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启动“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系统”和“中国物业服务星级评价标准体系”研究,其现实意义及指导作用在于:首先,物业服务价格指数能为政府及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为行业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其次,帮助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和普通居民准确了解物业服务价格水平和最新发展动向,促进企业和业主之间有效沟通,为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主要城市物业服务水平和价格的量化分析,促进服务收费与服务标准的合理匹配,提升物业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引领行业的稳健发展。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