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被盗物业应否赔偿?赔偿多少为好?

物业之家 2011-10-23 14:36

近日一好友家中被盗,损失久未追回,转而找物业公司赔偿损失,一来一回,迟迟未决。睹人思己,想想自己家大门也未必牢固,还是先防微杜渐,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梳理下在小区里家庭财产被盗后,物业公司是否应该赔偿、赔偿多少的问题。

首先,是否赔偿应以物业服务合同和行业标准为准则。业主同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从法律角度而言是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法律关系。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也对此问题进行了司法实践上的进一步明确: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护、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其次,承担责任的比例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确定。上述两条法律规定明确了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照物业服务合同和行业标准,没有在其职责范围内尽到管理服务职责,致使业主的利益受到损害,物业服务公司就违反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管理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那么,对于物业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则不应一刀切,而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不善的程度,合理确定承担责任的比例,这就属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了。我们业主能够做到的,就是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材料,比如物业管理合同;保护被盗现场;要求调取监控视频;保安员的日常巡查情况、阐明自己的防盗举措等来从法律上明确物业管理公司在案发后的责任程度。

最后,家庭财产安全还是应业主物业双方共同努力。当然,物业服务企业并不直接承担业主财物的保管职责,并不能保证小区内不发生任何财务丢失事件,我们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职责也不能苛求过高。如果物业服务企业尽职尽责地完成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即使盗窃行为得逞,业主也不能苛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即使法院最后通过判决确定了物业管理公司的赔偿责任,这中间一来一往的时间精力的损耗,也让人望而止步。因而一方面业主应做好自我防盗措施,比如对家中的门窗做好加固防盗、出门时应随手关好门,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在小区中发现安全漏洞应及时和物业管理公司取得联系,如增添视频监控措施、加大保安员巡查力度、加强门禁检查等具体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双方的共同努力,未雨绸缪,共同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幸福社区。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