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一)——发展策略

物业百晓生 2011-09-29 08:30:00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逐步形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在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批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脱颖而出,为开创中国的物业管理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体系,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进程。

本文立足于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特征、实现形式、发展策略的深入剖析,结合具体实证分析,阐述经营型物业管理的运作模式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成为21世纪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主流。

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发展策略

1、以创新精神为企业发展的后盾。在崇尚永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能力和创新规模的竞争。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强调企业追求的目标不仅仅只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是否具备生存的源动力和永续“增长动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否能够激发每位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其转化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建立新的事物(新的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方式,新的市场、来源、领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形成实力雄厚、优势明显的创新产业,并将创新成果有效运用到企业发展之中。

2、以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为市场拓展的基础,以高品质的产品(服务)为企业发展的保障。物业管理企业产品是为客户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因此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必须以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作为企业品牌发展和持续经营的保障,通过品牌建设,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产品,建立稳定的客户群。

3、以良好的经营效益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撑。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一种资源转化体,将资金、劳动力、原材料、技术、知识等资源转化为产品--综合性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供应给市场,并提供就业、税收等,给社会和国家,虽然这种资源转化过程本身不是简单的为了谋求利润,但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创造利润来增加积累和吸引更多的发展资金,在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充分把握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革,运用资本运作实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4、以寻求企业良性发展为目标,避免盲目发展。根据企业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坚持以管理服务为中心,以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为导向拓展新领域、新项目,并对新领域或新经营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查、分析、研究、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降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同时要敢于放弃不赢利的项目和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领域,保存企业经济实力进行有效投入。

5、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将品牌运作经营与企业资本运作、市场拓展、规模化发展紧密联系,通过混合兼并、强强联合等形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本扩张。在实施资本运作的过程中要避免“大杂烩”,注重选择与本企业优势互助、相互促进或重组后易于整合发展的优势企业或目标公司,同时必须对目标公司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

6、坚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精英人才战略,吸引、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品质的物业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为企业不断适应行业多元化良性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创造持续的动力。

21世纪,物业管理企业将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挑战,而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居民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不断深入和物业管理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内物业管理企业在经济性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证券化、法制化、国际化必然成为新时期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方向,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作为适应这一行业发展趋势的运作模式将成为21世纪行业发展的主流。

收藏
感谢您的支持
您已经点赞过了
收藏成功,到个人中心查看
请登录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