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业将为小区电梯安全负主责
物业之家讯:昨日,上海市安监部门称,如电梯维保单位在维保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将采取一票否决制,取消该单位的电梯维保资质。同时,电梯出现故障30分钟,维保单位仍未到场施救,将被纳入维保信誉黑名单。
同时,上海召开的全市电梯安全工作推进会上透露,市政府法制办要会同质监、房管、建设、工商、安监等部门和单位按照程序加快《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修订进程。据悉,上海目前已试点厂家远程监控电梯运行,鼓励电梯制造商承担电梯维保等措施。
谁是电梯第一责任人?
据测算,全上海每天乘用电梯的人次至少达6000万以上,尤其是早晚两个拥堵高峰期间,电梯上的人流可说是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
但是,电梯在使用中却经常存在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导致电梯的使用单位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清晰,给电梯安全管理带来难度。
以居民小区为例,物业协会称小区电梯属于公共设施,根据《物权法》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小区业主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物业公司负责管理,作用相当于业主的保姆。
“我们缴纳物业费,电梯出问题,我当然找物业维修,难道还要我来承担责任?”家住静安区的刘阿婆说,小区全体业主加起来至少千人,“让上千人一起管理电梯,这不乱套了。”
昨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副处长彭力介绍,上海的一些小区电梯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物业公司找来电梯维保单位签订合同,依此认为电梯运行安全是维保单位的事,物业只是负责管理。
正在修订的《办法》将重点弥补电梯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盲区”,明确电梯的责任主体即为使用单位。如新安装电梯未移交电梯产权所有者时,项目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物业服务企业为使用单位。
此外,《办法》还细化使用单位8个方面的安全管理责任,规定由使用单位负责落实电梯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维修、改造、更新、检验检测、安全技术论证等。
“物业公司受业主们聘用管理,就应该行使管理责任。”彭力解释,所谓使用单位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谁使用,谁就是使用单位;而是指谁承担使用管理,行使管理职责即为使用单位。
建成二级应急救援网络
今年9月22日,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华联商厦,一名湖南籍女游客购物完毕后独自走到商场北侧电梯间搭乘升降电梯下楼。其间,商厦方面正在对楼内3个升降电梯进行安装更新。女子按下六楼电梯键后,一扇电梯门打开,女子踏入电梯井中,径直从六楼坠落至底层,当场身亡。对此,上海市安监部门有关人员昨天称,如维保单位在维保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将采取一票否决制,取消该单位的电梯维保资质。
目前,上海全市电梯维保单位均设立了24小时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并已作为对其获证后重要考核的内容之一。此外还组建了由17家大型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分布在全市的78个网点组成的二级应急救援网络,并与“110”联动,如果电梯出现困人且电梯使用单位或维护保养单位无法开展应急处置、救援的情况下,可及时通知最近的网点派出人员实施救援,以确保实现30分钟内完成救援的最严要求。
上海市安监部门透露,若维保单位接到故障维保需求后,在30分钟内未赶到事发点,将直接影响其维保信誉,严重者将被纳入维保行业黑名单。
新闻背景:上海有14000多部老龄电梯
12月6日,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乐购超市,一名36岁的男性废品收购人员乘坐货梯时,货梯发生故障停运在二层、三层之间,男子在货梯内等待救援时扒开电梯门逃生,不料坠落电梯井底部,当场死亡。
9月13日,武汉市欢乐大道东湖景园C区7号楼工程现场,一部载有19名农民工的工程用升降机突然从100米高空坠落,导致19名工人全部遇难。
9月11日,温州瑞安一女子抱着18个月大的婴儿,误入电梯井,从六楼坠下,女子当场死亡。
今年9月,上海市质监局对外公布,上海有14000多部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龄电梯”,这些电梯由于部件老化、原零部件已停止生产或者电梯的安全性能不满足现行安全标准的要求等,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目前,全上海电梯数已达15.6万部,居世界第一。
-
深圳福田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手册培训资料 43677
-
疫情之下,决定你生活水平的不是房子,而是物业!业内关注 43294
-
“职业物闹”,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物业要警惕、政府要重视、公安要严打!业内关注 141608
-
热议中的冷思考——关于物业服务价格松绑的几点看法业界评论 37393
-
沈建忠:为“标准建设年”定基调专家访谈 45738
-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三个基本判断业界评论 121400
-
保姆纵火案遇难家属起诉绿城物业和消防 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业内关注 61678
-
新修订《安庆市物业管理办法》亮点解读政策解读 30538
-
池州市引入仲裁机制破解物业收费难业内关注 25673
-
未按时交存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深圳59家物业企业上“黑榜”业内关注 29729